[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降低煤炭自燃点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3982.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霞;屈晓渊;王一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氢氧化镁 纳米 颗粒 降低 煤炭 燃点 装置 | ||
1.一种采用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降低煤炭自燃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炉(2)、文丘里管(11)及空气加热器(19);空气加热器(19)的入口端连接有风机(14),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文丘里管(11)的进风口相连,文丘里管(11)的出风口通过进风总管(22)与吸附炉底部的进风口相连,进风总管(22)上设有空气阀(10);
在吸附炉(2)顶部开设有给煤口(1),底部一侧壁上开设有出煤口(7),文丘里管(11)喉段上方设有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入口(12);
在吸附炉(2)的两侧内壁上交错设置若干块倾斜方向相反的斜板,由给煤口(1)落入吸附炉(2)的煤粒能够依靠重力作用沿斜板滑落至出煤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降低煤炭自燃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为4块,分别为设置在吸附炉(2)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左斜板(3)和第二左斜板(5),以及设置在吸附炉(2)左侧内壁上的第一右斜板(4)和第二右斜板(6),第二右斜板(6)的末端伸至出煤口(7)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降低煤炭自燃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斜板的倾斜角度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降低煤炭自燃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总管(22)上设有两路分支,分别为第一进风管(8)和第二进风管(9),第一进风管(8)和第二进风管(9)均伸入吸附炉(2)中,在第一进风管(8)上设有第一风阀(15),在第二进风管(9)上设有第二风阀(1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用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降低煤炭自燃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附炉(2)一侧壁上端还设有出气管(17),在该出气管(17)上还设有出气阀(18)。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用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降低煤炭自燃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气加热器(19)和文丘里管(11)相连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温度计(20)和流量计(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39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