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构件单元组合式储水模块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3811.3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龙贤明;吴敏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润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构件 单元 组合式 储水 模块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水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单元组合式储水模块。
背景技术
对雨水的存储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雨水的储存设施是实现雨水利用的必要设施,其中人工地下储存设施是对河、湖及池塘等露天水体的重要补充,在缺乏露天水体的区域,更是存储雨水的唯一选择。
当前在国内海绵城市建设中,使用的储水模块大多数是塑料,尤其是PP塑料预制的框式储水模块,存在先天性的强度限制,包括塑料材质的储水模块力学强度有限,如抗冲击性尤其是低温抗冲击性能力低、长期使用易老化、微量有害物质溶解污染问题,而且塑料是化学制品,长期埋地对地下水质有害,最后,塑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抗压强度好的混凝土构件单元组合式储水模块。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压强度好的混凝土构件单元组合式储水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单元组合式储水模块,包括模块主体,所述模块主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一体成型,所述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设置有连通的空心槽。
较佳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预留孔,所述预留孔贯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
较佳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倾斜。
较佳的,所述底板的宽度、所述左侧板高度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比例为1:1~1.2:2~4,所述左侧板和底板的长度相同。
较佳的,所述底板厚60mm,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空心槽上方的上壁厚15mm,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空心槽下方的下壁厚25mm。
较佳的,所述底板外侧和所述左侧板的连接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底板内侧与左侧板的连接处呈圆弧状,所述空心槽于所述底板与左侧板的连接处呈圆弧状。
较佳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底部外侧间距为380mm,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部外侧间距为400mm。
较佳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厚度为50mm,位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的空心槽宽度为20mm;所述空心槽位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间位置。
较佳的,所述空心槽上端面距至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部的距离为50mm;所述底板的宽度为260mm,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高度为300 mm, 所述底板的长度为1000mm。
一种混凝土构件单元组合式储水模块的应用,将以上所述的混凝土构件单元组合式储水模块底板朝上、上下交错地堆叠在储水池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抗压强度好,施工速度快、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混凝土构件单元组合式储水模块,包括模块主体,模块主体包括底板11,底板11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底板11、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一体成型,底板11、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内部设置有连通的空心槽14。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上均设置有若干预留孔2,预留孔2贯穿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设置空心槽14和预留孔2,不仅使本发明自重减轻,节省本发明的生产成本,同时,空心槽14的内部储水加大了储水池的储水量,预留孔2的设计则增强了储水的流动性并从侧面增加本发明的抗压性,当水流从侧面涌入时,预留孔2流通部分水流,使本发明承受的压力减小,特别是本发明堆叠较高时,增强了本发明的稳定性。
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均向远离底板11的方向倾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底部外侧间距D1为380mm,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顶部外侧间距D2为400mm。将本发明倒放置入储水池中时,本发明下宽上窄,增加了本发明的抗压性及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润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润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3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