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3737.5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向卫东;陈炜;梁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C03C27/08;F21K9/9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荧光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该荧光微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以及采用流延法将荧光粉固定在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之间构成荧光层,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的边缘通过封接边密封、中间的荧光层支撑形成真空层;所述的封接边包括金属载体,金属载体上设置凹槽,凹槽的开口分别与待封接两片玻璃基板的封接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的凹槽内充填有低熔点的玻璃粉浆料,通过激光加热、微波加热或感应加热时,金属载体温度升高将所述的低熔点玻璃粉浆料融化进而实现玻璃板的周边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的折射率相同设置、且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的折射率与荧光粉层的折射率或接近或相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为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的普通钠钙硅玻璃、钢化玻璃或K9光学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层的厚度在15~200 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载体为H形,H形金属载体包括可容纳低熔点玻璃粉的上、下两个凹槽;H形金属载体的高度略小于所述荧光层的高度,放置在待封接的另个玻璃基板之间,金属载体和两片玻璃基板之间留有缝隙,上、下凹槽内低熔点玻璃粉分别与所述两块玻璃基板的内表面气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载体为倒放的工字型结构,工字型金属载体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及中间隔板;所述外侧板在高度上略短于外侧板;所述的玻璃板边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工字型结构相适应的倒角;所述工字型金属载体整体设置在待封接的两玻璃基板之间;所述外侧板设置在玻璃板的边沿的外侧,外侧板的高度大于两玻璃基板边沿处的间距;工字型金属载体与玻璃基板之间留有间隙。
7.一种荧光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荧光粉的调和:将113相红粉与Ce:YAg黄粉原料按照1:15的比例于玛瑙研磨内,研磨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制成荧光粉浆料备用;
(2)流延:将第一玻璃基板置于流延机上,将步骤(1)制得的荧光粉浆料均匀的涂抹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调节流延的厚度控制在上述的15~200 μm范围内,启动流延机进行流延,得到单面印有荧光层浆料的第一玻璃基板;
(3)封接条的制备:金属载体上设置凹槽,将低熔点玻璃粉浆料充填在金属载体上的凹槽内制成封接条;将封接条放置在单面印有荧光层浆料的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的封接区域,使凹槽的开口分别与待封接两片玻璃基板封接区域对应设置;
(4)烘干处理:将步骤(3)制得的待封接的玻璃板整体置于精密退火炉中,用6-7小时从室温升到250℃,并在250℃温度下保温1-2小时,随后冷却,关闭精密退火炉,自动降温至室温,得到覆有荧光层的玻璃基板整体;
(5)加热封接条封接:采用激光加热、微波加热或感应加热方式进行加热,所述的金属载体温度升高并融化所述的低熔点玻璃,进而将相邻两片玻璃基板的周边密封,形成荧光微晶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待封接玻璃基板上设置有抽气口,在玻璃板封接之后,利用该抽气口抽取真空;最后密闭该抽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在真空室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37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光电玻璃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钢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