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尼龙挡板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3539.9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6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鹏;台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东达伟业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02 | 分类号: | E01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枕 梯形座 夹板 异形 绝缘 新型尼龙 承轨槽 挡板座 定位槽 连接板 挡边 尼龙挡板座 底边边缘 六角螺钉 行车安全 横向力 上端 伸长 挡肩 减小 紧固 受力 凸起 限位 钢轨 冲击力 列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尼龙挡板座,安装于混凝土枕的承轨槽内,包括通过底部的可伸长和缩短的连接板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梯形座,所述连接板的上端用于安装钢轨,两个所述梯形座通过六角螺钉固定于混凝土枕上,并通过绝缘异形夹板进行紧固,所述梯形座的底边边缘设有凸起的挡边,所述梯形座的定编边缘设有弧形的定位槽,所述绝缘异形夹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挡边进行限位,所述绝缘异形夹板的另一侧卡在所述定位槽内。本发明相比普通尼龙挡板座增加了与混凝土枕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横向力对混凝土枕的承轨槽挡肩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枕的寿命和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尼龙挡板座。
背景技术
铁路用尼龙挡板座固定在钢轨两侧的混凝土枕的两侧,起着紧固钢轨,保持和调节两根钢轨间距的重要作用,在列车运行时,挡板座会承受列车给予的横向力并将该横向力传递给挡板座和轨枕挡肩。
现有的钢轨与混凝土枕的接触面小,列车通过时会产生强大的横向力,对混凝土枕的承轨槽挡肩产生较强的冲击力,从而缩短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降低行车安全性;现有的尼龙挡板座仅通过螺钉与混凝土枕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松动,且抗扭矩能力差,起不到良好的紧固钢轨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尼龙挡板座,能够增加混凝土枕与钢轨的受力面积,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新型尼龙挡板座,安装于混凝土枕的承轨槽内,包括通过底部的可伸长和缩短的连接板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梯形座,所述连接板的上端用于安装钢轨,两个所述梯形座通过六角螺钉固定于混凝土枕上,并通过绝缘异形夹板进行紧固,所述梯形座的底边边缘设有凸起的挡边,所述梯形座的定编边缘设有弧形的定位槽,所述绝缘异形夹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挡边进行限位,所述绝缘异形夹板的另一侧卡在所述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弹性垫。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机械型伸缩板。
本发明的新型尼龙挡板座,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梯形座来承受钢轨的重量,并将钢轨的重量分散后传递给混凝土枕,相比普通尼龙挡板座增加了与混凝土枕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横向力对混凝土枕的承轨槽挡肩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枕的寿命和行车安全;且通过可伸长和缩短的连接板能够便于将钢轨放入两个梯形座之间并夹紧钢轨,再通过所述六角螺钉进行固定,安装牢固稳定,具有良好的抗扭矩能力,延长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尼龙挡板座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混凝土枕-1、钢轨-2、连接板-3、梯形座-4、六角螺钉-5、绝缘异形夹板-6、挡边-7、定位槽-8。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尼龙挡板座,安装于混凝土枕1的承轨槽内,包括通过底部的可伸长和缩短的连接板3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梯形座4,所述连接板3的上端用于安装钢轨2,两个所述梯形座4通过六角螺钉5固定于混凝土枕1上,并通过绝缘异形夹板6进行紧固,所述梯形座4的底边边缘设有凸起的挡边7,所述梯形座4的定编边缘设有弧形的定位槽8,所述绝缘异形夹板6的一侧通过所述挡边7进行限位,所述绝缘异形夹板6的另一侧卡在所述定位槽8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东达伟业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东达伟业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35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