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主动止血功能的多聚糖基止血海绵、制备工艺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23401.9 申请日: 2017-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7823701A 公开(公告)日: 2018-03-23
发明(设计)人: 石长灿;冯亚凯;陈浩;杨啸;刘雯;李娜;席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L24/08 分类号: A61L24/08;A61L24/10;A61L24/00
代理公司: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代理人: 王庭辉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主动 止血 功能 聚糖 海绵 制备 工艺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主动止血材料技术领域,也涉及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生物相容性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吸水性、可降解和无毒性的一种具有主动止血功能的接枝改性多聚糖基止血海绵及制备工艺及应用。

背景技术

在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手术以及在战争中,50%的死亡是因大量出所血导致。一些传统的止血材料,例如止血纱布、止血绷带、止血棉纱等,他们的止血能力有限,止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开发出高效而且快速可吸收的止血材料及产品,在出血发生后的1-2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快速止血,这成为止血材料研发的主要目标之一。

止血材料根据其止血原理,可大致可以分为主动止血材料与被动止血材料两类。主动止血材料的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或含有纤维蛋白原及止血酶。此类止血产品主要激活体内生理凝血级联反应的终末阶段,促使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从而促进血液凝固。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纤维蛋白胶和凝血酶制剂。但是,主动止血的材料价格一般比较昂贵,需要冷冻保存,具有潜在的病毒源性。此外,主动止血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还有引起局部或全身血管栓塞的可能性。因此,主动止血材料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被动止血材料成分包括纤维素类、天然多聚糖类、明胶等。被动止血材料不具备生物活性,通过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或吸附红细胞,浓缩血液中有效成分,或封堵出血创面,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被动止血材料的原料来源于动物或植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其制备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便。然而,针对一些不可控的大出血,被动止血材料存在止血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主动止血材料的潜在危险,Guofeng Li等采用交联固化的方法,将具有主动凝血功能的无机材料-蒙脱土固定在石墨烯片层的内部,从而降低其进入血管,造成血栓的危险(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8, 35071−35080)。然而,在有机高分子,尤其是特异性多肽的固定和提高其生物安全性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止血速度迅速、使用安全、生物可降解的,且结合主动止血材料止血迅速的特点和被动止血材料的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特点的一种具有主动止血功能的多聚糖基止血海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止血功能的接枝改性多聚糖基止血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海绵由接枝改性多聚糖、交联剂和功能多肽构成,所述接枝改性多聚糖为接枝改性羟乙基纤维素、接枝改性壳聚糖、接枝改性淀粉、接枝改性海藻酸钠和接枝改性透明质酸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交联剂为二硫苏糖醇、胱氨酸、HS-PEG-SH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HS-PEG-SH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所述功能多肽为SFLLRNPNDKYEPF、SFLLRNPND、SFLLRN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主动止血功能的多聚糖基止血海绵及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主动止血功能的多聚糖基止血海绵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止血功能的多聚糖基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0g接枝改性多聚糖分散在超纯水中,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50%的接枝改性多聚糖悬浊液,升温到60-120℃,反应1-5h后,冷却至室温。用乙醇水溶液(乙醇/水的质量比例为3/(10:1)洗涤3-5次,抽滤,室温真空干燥。所述接枝改性多聚糖为羟乙基纤维素、壳聚糖、淀粉、海藻酸钠和透明质酸的一种或多种。

(2)将(1)中所得产物的10g,分散到有机溶剂中,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10%的悬浊液。将悬浊液升温至80-150℃,搅拌1-3h。之后,冷却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5g反应试剂A,反应12-36h。提纯。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提纯方法为:将所得产物置于透析袋中,透析2-7天,之后,将所得透析液冷冻干燥,得到产物。所述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3500-10000。

(3)将步骤(2)所得产物中的5g分散于超纯水中,配置成质量分数为0.5%-5%的悬浊液。分别加入0.025g 催化剂A,0.5-2.5g反应试剂B之后,采用紫外光(光照强度为10-200μW/cm2)辐照60-300s。利用PBS清洗所得反应产物3-5次,之后将所得产物冷冻干燥,得到多孔海绵状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未经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3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