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安全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2037.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3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蒋征刚;周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杨觅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安全 | ||
1.一种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门、柜体、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
所述柜门上具有第一指纹识别装置和第二指纹识别装置,用于同时识别输入的两个指纹,在同时输入的两个指纹验证都通过的情况下,所述柜门的柜门锁开启;
所述柜体内具有多个安全格,所述多个安全格呈N行M列的矩阵形式,每个安全格具有一个安全门,每个安全门上都具有一个指纹识别装置,用于验证用户身份,每个安全门具有第一门锁和第二门锁,只有在第一门锁和第二门锁都开启时,所述安全门才能打开;
预先将生物材料按照其需要的安全性划分为N个防护等级,从等级1到等级N,安全性依次升高;同时预先将生物材料划分成M个类型,类型编码为1到M;由此,第x行第y列的安全格用于放置防护等级x、类型编码y的生物材料,1≤x≤N,1≤y≤M;
每个安全格内都具有RFID阅读器,其可以读取生物材料容器上粘贴的RFID标签,每个RFID标签中存储三元组(ID,n,m),其中,ID是该RFID标签的标识符,n是该RFID标签粘贴的容器中生物材料的防护等级,m是该生物材料的类型编码;RFID阅读器将读取RFID标签内容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据此识别粘贴该RFID标签的容器是否属于该安全格;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该生物安全柜的各个部件,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该生物安全柜的相关数据,并提供给控制单元使用;
所述生物安全柜配备有多个安全管理员和类型管理员;
每个防护等级都设置一个安全管理员,共有N个安全管理员;每种类型的生物材料设置一个类型管理员,共有M个类型管理员;
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了各个管理员信息,包括每个管理员的指纹信息、对应的防护等级或生物类型编码,每一个指纹信息都唯一对应一个防护等级或者类型编码;
用户向该生物安全柜保存生物材料的过程如下:
(1)当用户需要向该生物安全柜中放置生物材料时,其根据该生物材料的防护等级n和类型编码m,向标签管理员申请相应的RFID标签粘贴在生物材料的容器上;
(2)用户寻找与该防护等级n相匹配的安全管理员,以及与该类型编码m相匹配的类型管理员;并由所述安全管理员和类型管理员分别将手指放置在第一指纹识别装置和第二指纹识别装置上;
(3)所述第一指纹识别装置和第二指纹识别装置将识别得到的两个指纹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根据存储单元存储的各个管理员信息,查询与两个指纹信息分别相对应的防护等级n和类型编码m,如果查询失败,则忽略所述指纹信息;如果查询成功,则记录所述防护等级n和类型编码m,同时打开柜门锁;
(4)所述控制单元将第n行第m列的安全格的安全门第一门锁打开;
(5)用户将其自己的手指放置在所述第n行第m列的安全格的安全门的指纹识别装置上,该指纹识别装置读取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单元;
(6)控制单元检查用户的指纹信息,确认该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如果不是,则忽略该指纹信息;否则将第n行第m列的安全格的安全门第二门锁打开;
(7)用户开启该安全门,将粘贴有RFID标签的容器放入该安全格内,安全格内的RFID阅读器读取该RFID标签的内容,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8)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该RFID标签的内容,判断该生物材料是否属于该安全格,如果不属于,控制单元发出报警,直到该RFID标签从安全格内取出;否则继续后续步骤;
(9)用户关闭该安全门,关闭柜门,锁上柜门锁,所述控制单元在柜门锁被锁上后,自动锁闭该安全门的两个门锁,同时控制单元在存储单元中记录相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的相关信息包括当前时间、所述RFID标签的ID、开启生物安全柜的安全管理员、类型管理员和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生物安全柜的每一个用户都预先登记其指纹信息,并将用户的指纹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20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