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信息重传方法及网络传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21964.4 | 申请日: | 2017-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崔涛;雍林;吴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砾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2 | 代理人: | 翁治林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信息 方法 网络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信息重传方法及网络传输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传输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条预设传输路径,预设传输路径由中心节点、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及目标节点依次通信连接组成,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节点中的上一节点下发数据信息和重传次数给相邻两个节点中的下一节点。上一节点检测是否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重传。当需要重传时,上一节点检测重传次数是否为预设停止重传次数。当不为预设停止重传次数时,上一节点进行重传处理。由此,通过设置重传次数及预设停止重传次数,可有效控制整条传输路径的传输时间,提高传输效率,具有较优的传输时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信息重传方法及网络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MESH网络(无线网格网络)是多跳(multi-hop)网络,由Ad-Hoc(点对点模式)网络发展而来。多跳网络由多个节点(比如,一个中心节点+多个普通节点的节点组合方式)组成,多个节点互相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转发数据。例如,中心节点下发的数据信息可沿着传输路径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依次传输,直到到达最终的目标节点,该目标节点会将回复的数据信息沿该传输路径逆向传输回中心节点。
在现有技术中,若传输路径中的某个节点将数据信息转发给下一节点时出现发送失败,该节点会将数据信息重传给该下一节点,直到发送成功为止。这种重传方式的缺点在于,每个节点都允许无限次的重传,会极大地降低整条传输路径的传输效率,并且,时效性较差,无法控制中心节点等待回复的延迟时间,耗费中心节点的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信息重传方法及网络传输系统,其能够有效控制整条传输路径的重传次数,提高传输效率,具有较优的传输时效性。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信息重传方法,应用于网络传输系统,所述网络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条预设传输路径,所述预设传输路径由中心节点、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及目标节点依次通信连接组成,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设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节点中的上一节点下发数据信息和重传次数给所述相邻两个节点中的下一节点;
所述上一节点检测是否需要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重传;
当需要重传时,所述上一节点检测所述重传次数是否为预设停止重传次数;
当不为预设停止重传次数时,所述上一节点进行重传处理。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传输系统,所述网络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条预设传输路径,所述预设传输路径由中心节点、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及目标节点依次通信连接组成,其中:
在所述预设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节点中的上一节点,用于下发数据信息和重传次数给所述相邻两个节点中的下一节点;
所述上一节点,还用于检测是否需要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重传;
当需要重传时,所述上一节点,还用于检测所述重传次数是否为预设停止重传次数;
当不为预设停止重传次数时,所述上一节点,还用于进行重传处理。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1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面料(2017‑82)
 - 下一篇:玩具(C2)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