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1561.X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邱洪波;郭跃东;杨存祥;王明杰;伊然;李伟力;张晓晨;魏彦企;胡凯强;时长敏;郭清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9/197;H02K1/32;H02K4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栗改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永磁 电机 转子 接触 循环 冷却 装置 | ||
1.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轮盘(6)、微导管(27)、非接触式收集系统(5)和自循环冷却系统,进油轮盘(6)的前部设有注油管(11),进油轮盘(6)的后部固定在转轴Ⅰ(21)和转子(2)上,进油轮盘(6)的后部与微导管(27)相连接,护套(24)内倾斜地设置有若干个微导管(27),微导管(27)的末端设有非接触式收集系统,非接触式收集系统(5)的下部通过导通管(9)与自循环冷却系统相连接;所述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自循环动力装置(4)和储油箱(1),自循环动力装置(4)设置在转轴Ⅰ(21)的后方,自循环动力装置(4)与储油箱(1)相连接,储油箱(1)内表面设有散热装置(8),储油箱(1)通过控流阀(7)与注油管(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轮盘(6)为空心的圆台,进油轮盘(6)包括进油台面(64)和进油圆盘(65),进油台面(64)和进油圆盘(65)之间设有侧面(66);所述转轴Ⅰ(21)通过通孔Ⅰ(67)穿过进油台面(64)的中部,转轴Ⅰ(21)通过第一转轴通孔(61)穿过进油圆盘(65)的中部,进油圆盘(65)固定在转轴Ⅰ(21)上;所述进油台面(64)的中部设有通孔Ⅰ(67),通孔Ⅰ(67)的直径大于转轴Ⅰ(21)的直径,注油管(11)设置在通孔Ⅰ(6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圆盘(65)的圆周外部设有与微导管(27)相匹配的小孔(62),小孔(62)的数量与微导管(27)的数量相同,小孔(62)与微导管(2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66)的内侧壁上具有若干个微型扇叶(63);所述微型扇叶(63)均匀分布在侧面(66)的内侧壁上,微型扇叶(63)的高度不超过小孔(62)与进油圆盘(65)的外圆周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27)由刚性材料制成,微导管(27)两侧的端口具有高度差,微导管(27)与进油轮盘(6)相连的一侧端口位置相对较低,微导管(27)的另一侧端口位置较高,微导管(27)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个倾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收集系统(5)包括非接触收集圆盘(51),非接触收集圆盘(51)的中部设有第二转轴通孔(54),非接触收集圆盘(51)固定在端盖(3)上;所述非接触收集圆盘(51)外圆周上设有收集外沿(52),非接触收集圆盘(51)和收集外沿(52)之间设有海绵;所述收集外沿(52)的下部向端盖(3)方向倾斜,非接触收集圆盘(51)的底部设有圆孔(53),圆孔(53)通过导通管(9)与自循环动力装置(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管(9)为U型导通管,与圆孔(53)相连接的导通管(9)先向下后向上,通过连通器原理形成封闭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循环动力装置(4)包括转轴Ⅱ(41)、永磁体Ⅱ(42)、轴承(44)和叶轮(45),转轴Ⅱ(41)水平设置在转轴Ⅰ(21)的正后方,转轴Ⅱ(41)设置在轴承(44)内,转轴Ⅱ(41)前部的侧面设有永磁体Ⅱ(42),转轴Ⅰ(21)的后侧设有与永磁体Ⅱ(42)相耦合的永磁体Ⅲ(47);转轴Ⅱ(41)后部设有螺旋的叶轮(45),叶轮(45)位于与导通管(9)连接处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5)后方的导油管的转弯处的前侧设有倒齿(46)。
10.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非接触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工作原理为:进油轮盘(6)包括进油圆盘(65),非接触式收集系统(5)包括非接触收集圆盘(51),储油箱(1)内的油冷介质通过注油管(11)无接触式的注入进油轮盘(6),进油轮盘(6)随着转轴Ⅰ(21)转动,进油轮盘(6)上的微型扇叶(63)使旋转中的油冷介质在进油轮盘(6)的圆周方向分布均匀,油冷介质通过进油圆盘(65)上的小孔(62)进入护套内的微导管(27);进入两侧端口具有高度差的微导管(27)的油冷介质在离心力作用下受到径向朝外的力,通过离心力的水平分量使油冷介质从进油侧通向另一侧,使油冷介质在护套中的微型导通管内流动,实现无动力装置的油液流动;非接触式收集系统(5)内的海绵对转子内带出的油冷介质进行收集,海绵吸收的油冷介质在重力作用下集中在非接触收集圆盘(51)的下方进而输送至导通管(9),导通管(9)通过连通器原理形成封闭液面;在高速电机转轴Ⅰ(21)的永磁体Ⅰ(25)产生的磁场的带动下,自循环动力装置(4)的转轴Ⅱ(41)随高速电机一同转动,螺旋的叶轮(45)带动空气被抽向导通管(9)的外部,由于U型的导通管(9)处形成封闭液面,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油冷介质通过导油管被推送至储油箱(1),通过散热装置(8)散热后输送至注油管(11),实现油冷介质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15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