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公猪的饲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1286.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南充聚力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苗吉憨 |
地址: | 637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公猪 饲养 种猪 性欲 杜洛克猪 能量水平 饲养管理 疫病防治 营养调控 有效磷 单圈 公猪 精子 驱虫 饲喂 兆焦 总磷 喂养 杂交 饲料 淘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公猪的饲养方法,包括种公猪的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配种,其特征在于:种公猪的饲料粗旦白水平在16%左右,能量水平在13.39兆焦,钙>0.75%,总磷>0.6%,有效磷>0.35%,钠0.15%,氯0.12%镁0.04%,钾0.2%,饲喂方法,种公猪应单圈饲养,运动,驱虫,环境温度,淘汰,用本发明方法喂养种公猪可保持其旺盛的性欲和较高的精子质量,使用作传种种猪不会低于3年,作杂交商品种猪可达5年。本发明既适用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猪如长白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也适用于国内的内江猪、荣昌猪、太湖猪、桃园等猪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猪的饲养方法,尤其是一种种公猪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猪为六畜之首,在我国有悠久的养猪历史,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长期养猪是以农户为单位饲养,缺乏科学的饲养方法,不注重疾病防治,有什么料就喂什么,不会科学进行各种饲科搭配,尤其是后备母猪的选育和培养相当粗放,直接影响其产仔数量和质量,至使经济效益低下,有的甚至投入大于产出。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我国生猪生产己逐步由农户散养发展到规模养殖阶段。规模养殖生猪要求生猪生产者能把生产中的诸要素合理的组织起来,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用率和猪群生产性能,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规模养殖在养猪形式上发展很快,但养猪技术和水平却没能很好的配套,养殖设施化程度不高。使养殖的效益相对比较低下。种公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其养的好坏直接影晌其所生仔猪的生长发育和质量,也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研究科学规范的种公猪饲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种能力强、质量高的种公猪饲养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种公猪的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配种,其特征在于:1、种公猪的饲料粗旦白水平在 16%左右,能量水平在13.39兆焦,钙>0.75%,总磷>0.6%,有效磷>0.35%,钠0.15%,氯0.12%镁0.04%,钾0.2%,饲料可以市购,也可自行配制,本发明选用玉米44.29%,小麦20%,米糠10%,小麦次粉3%,麦麸7%,豆粕%,棉籽粕3%,鱼粉1.67%磷酸氢钙0.78%,石粉1%,盐0.26%,预混料1%;2、飼喂方法,种公猪150千克以上以2.5-3.0千克料为准,日喂4次;3、种公猪应单圈饲养,圈舍面积10平方米为宜;4、运动,种公猪每日做4千米运动来保持精力和性欲;5、驱虫,一年要定期进行三次驱虫;6、环境温度,应尽量控制在15-18度;7、淘汰,一旦种公猪性欲下降,精子密度达不到标准时应尽快淘汰。
用本发明方法喂养种公猪可保持其旺盛的性欲和较高的精子质量,使用作传种种猪不会低于3年,作杂交商品种猪可达5年。本发明既适用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猪如长白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也适用于国内的内江猪、荣昌猪、太湖猪、桃园等猪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种公猪的饲养方法,包括种公猪的营养调控、飼养管理、疫病防治、配种,其特征在于:1、种公猪的饲料粗旦白!水平在 16%左右,能量水平在13.39兆焦,钙>0.75%,总磷>0.6%,有效磷>0.35%,钠0.15%,氯0.12%镁0.04%,钾0.2%,饲料可以市购,也可自行配制,本发明选用玉米44.29%,小麦20%,米糠10%,小麦次粉3%,麦麸7%,豆粕%,棉籽粕3%,鱼粉1.67%磷酸氢钙0.78%,石粉1%,盐0.26%,预混料1%;2、飼喂方法,种公猪150千克以上以2.5-3.0千克料为准,日喂4次;3、种公猪应单圈饲养,圈舍面积10平方米为宜;4、运动,种公猪每日做4千米运动来保持精力和性欲;5、驱虫,一年要定期进行三次驱虫;6、环境温度,应尽量控制在15-18度;7、淘汰,一旦种公猪性欲下降,精子密度达不到标准时应尽快淘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1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长育成猪的饲养方法
- 下一篇:后备种公猪的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