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罩打片机一拖二翻面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0829.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2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游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市犇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02 | 分类号: | B65H5/02;B65H5/06;B65H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打片机一拖二翻面 输送 装置 | ||
一种口罩打片机一拖二翻面输送装置,其特征是该输送装置包括与口罩打片机连接的进料输送机构和与口罩耳带焊带机连接的双通道输送机构,在进料输送机构与双通道输送机构之间设有翻料输送机构。该口罩打片机一拖二翻面输送装置通过设置进料输送机构、翻料输送机构、双通道输送机构,可以将一台口罩打片机、两台口罩耳带焊带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将口罩片匀速、稳定地传送至口罩耳带焊带机。进料输送机构通过3D立体设置输送带,确保了打片机出来的口罩片准确换向及保形定位,最终提高了口罩焊带的加工效率,节约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罩打片机一拖二翻面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面口罩主要采用口罩片本体成型与耳带焊接两道工序生产,其中口罩片本体成型由口罩打片机完成,耳带焊接由自动口罩耳带焊带机(包括内耳带自动口罩焊带机或外耳带自动口罩焊带机)焊接完成。一般来说,口罩打片机打片速度较高,而现有自动口罩耳带焊带机焊带速度价低。并且传统的焊带机口罩片喂送一般采用手工完成,工作强度大、机械式的重复,稍不留神就会导致下一步焊接时产生错焊、漏焊等质量问题。因此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虽然人们现在设计了一些口罩片耳带焊带输送自动化技术。但现有的口罩片送入装置大都还不合理,口罩送料及翻转技术复杂、稳定性较差、效率低,导致迟迟不能投入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打片机一拖二翻面输送装置,以解决了传统口罩片打片机和口罩耳带焊带机生产节拍不合拍,效率低下、送片不准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罩打片机一拖二翻面输送装置, 其特征是该输送装置包括与口罩打片机连接的进料输送机构和与口罩耳带焊带机连接的双通道输送机构,在进料输送机构与双通道输送机构之间设有翻料输送机构;所述翻料输送机构包括主输送辊、副输送辊,所述主输送辊和副输送辊构成的传动辊系上绕设有主输送带,所述主输送带的进料端与进料输送机构出料端连接,所述主输送带出料端与双通道输送机构进料端对接;所述主输送带采用多根输送带平行设置,在主输送辊和副输送辊之间设有翻料叉,翻料叉包括叉轴和环绕叉轴且平行设置的多根刀条构成,所述刀条插入多根主输送带之间;所述双通道输送机构包括上输送带和位于上输送带下方的下输送带,所述下输送带输送面的进料端位于主输送带出料端下方,下输送带出料端与第一口罩耳带焊带机的输送带入口对接,所述上输送带进料端套设在摆动输送辊上,摆动输送辊设置在令摆动输送辊上下摆动的摆动装置上,所述摆动输送辊令上输送带的进料端具有上、下两个位置摆动,其中上输送带输送面的进料端与主输送带出料端对接的位置是下位置,上输送带输送面的进料端位于主输送带出料端上方的位置是上位置,所述上输送带出料端与第二口罩耳带焊带机的输送带入口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刀条下弦根部收于叉轴外缘并与其左相邻刀条上弦根部连接,所述刀条上弦根部收于叉轴轴心左侧并与其右相邻刀条下弦根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包括转移输送带,在转移输送带两侧边各竖立设有一竖直输送带,所述转移输送带进料端的侧部设有进料输送带,所述进料输送带与转移输送带垂直设置,所述进料输送带进料端设有口罩片出料辊,所述转移输送带出料端与主输送带的进料端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输送带进料端套设在摆动输送辊上、上输送带出料端套在定输送辊上,摆动输送辊安装在摆杆阻力臂的端部,摆杆的支点设置在机架上,摆杆动力臂与气缸的推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输送带由前、后两段输送带对接构成,后输送带后部输送面上叠合有抛料输送带,其中前段输送带上翘,后段输送带下倾,后段输送带出料端与第二口罩耳带焊带机的输送带入口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输送带垂直于第二口罩耳带焊带机的输送带设置;所述下输送带垂直于第一口罩耳带焊带机的输送带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下输送带绕设在下被动辊、下张紧轮和下主动辊构成的传动辊系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市犇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仙桃市犇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蓄冷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薏仁膨化烧饼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