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扬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0150.9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4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岳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一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基材 环状导体 导电组件 导电层 工作区域 音源信号 薄膜扬声器 输出 两极连接 环形体 两侧面 上侧面 下侧面 覆盖 贴合 传导 外围 侧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扬声器,其中包括一薄膜基材、两个导电层、两个环状导体、两个导电组件,该薄膜基材具有一工作区域;两个导电层至少覆盖该薄膜基材工作区域内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两个环状导体分别设置于该薄膜基材相对的两侧面,且贴合于该两个导电层位于该工作区域外围的边缘;两个导电组件分别具有和两个该环状导体相对应的环形体,且覆盖接触于两个该环状导体相对于该薄膜基材的一侧面;两个该导电组件分别和一音源信号输出的两极连接,而使得该音源信号输出的音源信号能够通过两个该导电组件以及两个该环状导体传导到两个该导电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于音响装置或电子产品上用以输出声音信号的薄膜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消费者对于便携性的需求,使消费性电子产品日渐朝轻、薄及微型化发展,因此使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各项零组件也都朝向微型化、薄形化方向发展。
以移动电话、随身穿戴装置、数字助理等类型的电子产品而言,扬声器担负着使得电子产品能将电子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功能,因此为电子产品中重要的零组件之一。一般扬声器依运作原理主要可分为动圈式(Dynamic)、静电式(Electrostatic)及压电式(Piezoelectric),其中,动圈式扬声器为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类型,但该种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需要由永久磁铁、线圈及音箱组成,因此使其体积庞大,且不易薄形化,故应用在轻薄短小的行动电子或穿戴电子装置上会造成电子装置的体积及厚度增加的情形,而面对电子产品微形及薄形化的设计趋势,使动圈式扬声器容易受体积约制而无法有进一步的发展。
传统静电式扬声器的作用原理是将两片开孔的固定电极板夹持导电振膜形成一种电容器,通过供给振膜直流偏压以及给予两个固定电极音频的交流电压,依据库伦定律(Coulomb rule),使导电振膜于静电力协同作用下前后移动,并伴随音频信号源而振动发声,但静电式扬声器需要以高电压驱动,因此需要外接高单价及庞大体积的扩大机,造成其无法普及。
压电式扬声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当附加一个电场于压电材料所造成材料变形的特性,用来推动震动薄膜发声。压电式扬声器其结构简单且不需外置音箱,故能固定于有限的空间内,为发展微形化电子产品应用的首选。然而,现有的压电式扬声器多数结构振膜和压电组件为二个不同的组件,且压电组件相对于振膜的面积相对微小,因此无法形成较大的震幅,因此导致了发声效率不佳,且仅能于高音频范围获得优越的表现,对于低音频的表现效能不佳且失真率高。
同时,现有的压电式扬声器虽然采用薄膜为发音组件,但是其因为需要额外设置用以连接驱动电路与压电组件的导电结构以及用以支撑振膜的固定框架,因此造成其构造仍然相当复杂,而导致制造成本上升的缺点。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现有的压电式薄膜扬声器使用上的种种不便,故如何通过结构改良,以解决前述各项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扬声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扬声器,其中包括一薄膜基材、两个导电层、两个环状导体、两个导电组件。薄膜基材具有相对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且该薄膜基材的上侧面与下侧面分别能够界定出一工作区域;两个导电层分别设置于该薄膜基材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上,且至少覆盖该薄膜基材位于该工作区域内的该上侧面与该下侧面;两个环状导体分别设置于该薄膜基材相对的两侧面;两个该环状导体彼此相对且分别围绕于该工作区域的边缘,且分别贴合于两个该导电层位于该工作区域外围的边缘;两个导电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该环状导体相对于该薄膜基材的一侧面,两个该导电组件呈和两个该环状导体相对应的环形体,且覆盖接触于两个该环状导体相对于该薄膜基材的一侧面;两个该导电组件分别和一音源信号输出的两极连接,而使得该音源信号输出的音源信号能够通过两个该导电组件以及两个该环状导体传导到两个该导电层。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该薄膜基材为聚偏二氟乙烯(PVDF)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一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一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