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9910.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4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钻孔 数据 快速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S1:原始测量数据的处理,S2:地质分层方案的配置,S3:按分层方案生成钻孔数据,S4:作业区域自动提取生成。本发明实现雷达勘探的地下反射数据,结合理论分层规则对类钻孔数据进行分层设置的自由配置,实现点云数据的电磁特性向地质模型的匹配对应,实现了根据钻孔的分层情况,插值并生成地质不同分层的分层表面三维模型,同时算法中引入模型精度系数因子,实现对模型精度和生成时间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勘探在很多行业应用中都有很广的需求,如地下开采、地下侦查、矿物质勘探、考古等。但是地下勘探的发展受制于传统的探测技术和工具,传统的技术和工具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勘探要求,因此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涌现,以及国内外一些高科技的产品研发和引进,在针对地下勘探的作业上,测量工具与测量方法算法逐步趋于更加先进和便捷,势必会带动大量的新的勘探需求应用。
机载探地雷达是目前最为高效的解决危险环境或广域条件下的近地表探测问题的一种手段,用于地质勘探、军事侦察的问题。与传统钻孔探测方式相比,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有了飞速提升,传统钻孔采用间隔几十米乃至几百米的间距进行打孔采样,而机载探地雷达采用的是电磁反射信号进行地下探测,从机载中心反射到地下反馈仅需要1秒不到,它的探测间距一般都是以米为单位,而且探测到范围更宽更长,最终测得的数据将是一系列点状结构数据,机载雷达测量得到的数据在结构上和钻孔数据结构类似,因此本文中称之为类钻孔测量数据。
现阶段传统的依据钻孔数据生成地质模型的建模系统,由于技术原因对钻孔的数据格式具有一定的限制,当钻孔数据大于1000时候,建模系统基本很难由单机快速生成,往往需要采购大型计算服务器或者多机并行计算处理,对于机载探测得到的数据,往往结构上与钻孔数据相似,但是数据量是传统钻孔数据的几十甚至几百倍,传统的钻孔建模系统是无法满足机载雷达数据的地质建模,因此必须采用一种全新的地质模型处理方法,才能有效地结合机载探测数据形成精细化的真实地质三维模型。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S1:原始测量数据的处理,机载激光雷达测量获得的数据经过设备转出以后,是一系列ASCII文本数据,通常包括机载姿态参数、测量点的坐标位置、深度信息、电磁反射时间及反射参数组成,测量点数据是相对于机载平台的相对位置数据,因此,需要根据机载平台的实时位置坐标和雷达的探测姿态数据,经过一定的变换算法,生成基于空间坐标系下的经纬度位置数据和反射参数集合的类钻孔数据格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定义原始测量数据结构类,依据次结构导入测量的原始数据,其中mainValue是指原始测量数据的关键指标,系统通过mainValue来标示模型所属的地质类型,otherValue是一个辅助的数据参数,一般在mainValue无法独立对其该测量数据进行精确分类时进行辅助计算;
第二步:原始测量数据的导入,主要是通过遍历原始的测量数据,通常测量数据每行均以空格或者TAB间隔,因此只需要对原始测量文件进行逐行遍历,即可对其各参数进行解析;
S2:地质分层方案的配置,地质分层是根据雷达测量得到的反射数据,结合已有的地质分类情况与反射参数进行匹配,形成一套符合当前勘探要求和实际关注的分层组织方案。通常机载雷达对地探测获得的反射数据,根据机载探测原理可知,其不同的反射率表示地下探测下的目标地质层性质不同,实际中都有一个科学的对照关系表。而实际勘探中有时候仅需要关注其中很小的几种地下地质情况,比如勘探地下水资源,仅需要关注水的反射区间、富含水地质的反射区间、贫水地质反射区间等,因此每次勘探数据的地质分层,都需要结合实际勘探目标进行配置,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