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的智能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8642.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9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凯歌;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维汀拉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盘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处理器 发光单元 语音采集模块 信息对比 休眠控制 智能灯 电源模块 模块控制 休眠状态 比对 模拟信号转换 采集 节能 强光 比对成功 工作电压 功放电路 声音信息 数字信号 休眠模式 预先存储 电连接 发亮 存储 灯光 退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的智能灯,包括微处理器、语音采集模块、A/D转换器、信息对比模块、休眠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功放电路和发光单元;电源模块与发光单元及微处理器电连接,为微处理器提供工作电压,以及为发光单元提供电能;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声音;A/D转换器用以将声音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声音的数字信号;信息对比模块用以将声音信号与其存储的声音信息作比对;微处理器通过休眠控制模块控制发光单元进入休眠状态还是发亮。本发明的智能灯一般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提供较微弱的灯光;当需要强光时,通过语音采集模块采集声音,与信息对比模块预先存储的声音作比对,比对成功后微处理器通过休眠控制模块控制发光单元退出休眠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的智能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和通讯、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住宅提出了挑战,社会、技术以及经济的进步更使人们的观念随之巨变。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用电器逐渐普及,高精度、多功能、低功耗,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家用灯具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生成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
目前,灯具灯主要是用于照明,而且每盏灯的亮度一般都是出厂即设置好的,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其亮度是稳定不变的。这种灯适合对办公室等对照明亮度要求恒定的工作场所。但是对于某些需要长时间提供亮光的场所,亮度固定的灯远不能满足节能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的智能灯,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智能灯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的智能灯,包括微处理器、语音采集模块、A/D转换器、信息对比模块、休眠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功放电路和发光单元;
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的输出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A/D转换器的输出连接信息对比模块的输入,信息对比模块的输出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微处理器的输出连接休眠控制模块的输入,休眠控制模块的输出连接发光单元;所述电源模块与发光单元及微处理器电连接,为微处理器提供工作电压,以及为发光单元提供电能;
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声音;所述A/D转换器用以将声音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声音的数字信号;所述信息对比模块用以将声音信号与其存储的声音信息作比对;所述微处理器通过休眠控制模块控制发光单元进入休眠状态还是发亮。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用于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为射频通信模块。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智能灯一般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提供较微弱的灯光;当需要强光时,通过语音采集模块采集声音,与信息对比模块预先存储的声音作比对,比对成功后微处理器通过休眠控制模块控制发光单元退出休眠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过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的智能灯,包括微处理器、语音采集模块、A/D转换器、信息对比模块、休眠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功放电路和发光单元;
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的输出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A/D转换器的输出连接信息对比模块的输入,信息对比模块的输出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微处理器的输出连接休眠控制模块的输入,休眠控制模块的输出连接发光单元;所述电源模块与发光单元及微处理器电连接,为微处理器提供工作电压,以及为发光单元提供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维汀拉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维汀拉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8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