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卸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18479.1 | 申请日: | 2017-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昂;李福洪;朱述群;谢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3/16 | 分类号: | E21D23/16;E21D23/26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单向阀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液压支架液压回路中的液压元件,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卸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综采液压支架所使用的液控单向阀只能实现对与其相配的油缸或立柱千斤顶的单腔进液闭锁和回液卸压。当压力上升超过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压力设定值时,只能依靠外接的溢流阀(即安全阀)卸压,流出的液体排到液压系统外,既污染地下环境,又造成浪费。而且现有的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压力不可调节,不能适应不同压力的工作要求,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卸压装置,目的是实现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卸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适于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卸压装置,包括阀套、设置于阀套内部的大阀芯、设置于大阀芯内部的小阀芯、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阀套内部且用于控制所述大阀芯进行移动的差动阀芯和设置于阀套内部且用于对差动阀芯施加弹性作用力的调压机构。
所述阀套具有让液体通过且使液体流入阀套内部以推动所述差动阀芯移动的第一过液孔,差动阀芯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大阀芯朝向远离阀座的方向移动。
所述差动阀芯具有让液体通过且与所述第一过液孔连通的第二过液孔。
所述大阀芯套设于所述差动阀芯上,大阀芯和差动阀芯之间设有联动机构,差动阀芯和小阀芯设有弹簧,联动机构设置成在卸压时使差动阀芯能够带动大阀芯朝向远离所述阀座的方向移动。
所述大阀芯具有让所述联动机构嵌入的安装孔,所述差动阀芯具有让联动机构嵌入的滑槽,联动机构包括嵌入安装孔和滑槽中的滑动件和设置于安装孔中且对滑动件起限位作用的限位件。
所述滑动件为球形,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大阀芯为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孔为内螺纹孔。
所述差动阀芯包括相连接的进液部和支持部,所述大阀芯套设于进液部上且进液部用于对大阀芯提供导向作用。
所述滑槽为设置于所述进液部的外圆面上沿整个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支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大阀芯的密封面上的与液控单向阀的阀座接触部位处的直径,支持部的直径大于进液部的直径。
所述调压机构包括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阀套内部且与差动阀芯接触的弹簧座、设置于阀套内部且与阀套为螺纹连接的调压螺丝以及设置于调压螺丝和弹簧座之间的调压弹簧构,阀套具有让弹簧座穿过的避让孔。
所述弹簧座是由限位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构成,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在限位部的一侧与限位部固定连接且限位部的外直径大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外直径,第二凸台插入所述调压弹簧中,第一凸台用于与所述差动阀芯接触。
本发明适于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卸压装置,通过在阀套内部设置差动阀芯带动大阀芯进行移动,可以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开启,进而可以实现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卸压,并通过设置调压机构使得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压力可以调节,使液控单向阀能够适应不同压力的工作要求,提高了液控单向阀的通用性;将调压机构设置在阀套的内部,提高了自动卸压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集成度高,方便在液控单向阀上的拆装。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液控单向阀的剖视图;
图2是阀芯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阀体的剖视图;
图4是进液套的剖视图;
图5是阀杆的剖视图;
图6是阀套的剖视图;
图7是螺套的剖视图;
图8是大阀芯的剖视图;
图9是小阀芯的剖视图;
图10是差动阀芯的剖视图;
图11是弹簧座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适于液控单向阀的自动卸压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液控单向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螺钉;
2、阀体;201、阀腔;202、第一开口;203、第二开口;204、第三开口;205、第四开口;206、第五开口;207、第六开口;208、第七开口;209、第八开口;
3、进液套;301、第三过液孔;302、内螺纹孔;303、第一容置腔;304、第二容置腔;305、第三容置腔;306、第四容置腔;307、第五容置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8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