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屈曲支撑构件的余能及余命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8014.6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腾;丁艳梅;郭凤;刘昱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G01N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曲 支撑 构件 预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防屈曲支撑构件的余能及余命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工字钢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自平衡伪静力系统和余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伪静力系统包括上千斤顶、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上结构反力梁、下结构反力梁、碳纤维支撑棒、双支撑反力梁支撑构件、支撑构件连接件、千斤顶垫板与支撑构件垫板,所述上千斤顶下端通过千斤顶垫板与所述双支撑反力梁支撑构件的上顶面相连,上方安装有上结构反力梁,所述下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垫板安装在所述下结构反力梁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双支撑反力梁支撑构件的下方;所述上千斤顶与下千斤顶的上顶面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上结构反力梁、下结构反力梁之间通过碳纤维支撑棒相连,所述下结构反力梁下端通过支撑构件连接件连接有防屈曲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垫板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工字钢支撑架上方,且位于所述防屈曲支撑构件正下方;所述余能测试系统,包括电流传感器、电阻传感器、电流及电阻率测试用万能表以及智能终端,用于进行电流及电阻率的测试及采集;所述自平衡伪静力系统内的所有构件均进行防电流处理,用于进行防屈曲支撑构件的耗能测试;
所述余能及余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电阻率测试元件与防屈曲支撑构件按一定尺寸环绕连接后,将电阻率测试元件通过线路与万能表连接,并将万能表与智能终端连接;
S2、启动上千斤顶进行拉伸试验,下千斤顶进行抗压试验,交叉进行拉伸及抗压试验,通过智能终端生成滞回曲线及屈服曲线;同时在进行防屈曲支撑构件进行屈曲和极限承载力试验的过程中,同步进行防屈曲支撑构件电阻率的测试,记录全过程变化曲线;
S3、试验结束后,先进行滞回曲线分析,若合适,则进行电阻率试验曲线与屈服曲线的对应,对应后,在现场对防屈曲支撑构件进行电阻率的测试,将测试曲线对应构件的屈服曲线,就可以得出本构件的剩余能量及剩余寿命,即为余能试验及余寿分析试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屈曲支撑构件的余能及余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支撑棒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结构反力梁、下结构反力梁连接有螺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屈曲支撑构件的余能及余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支撑架上焊接有加强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屈曲支撑构件的余能及余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下端焊接有加强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科技学院,未经潍坊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80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