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环绕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7357.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杨亚林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 磁环 排线 磁环绕线机 储线环 上料 下料 绕线环 放线 挂线 拉线 伺服电机驱动 自动化生产 加工产品 人工操作 伺服电机 线头 磁环套 扭力 取下 绕制 推送 牵引 加工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磁环绕线机,包括上料部分、排线部分、绕线部分、拉线部分、挂线部分、下料部分和第一伺服电机,上料部分将磁环放置于排线部分;排线部分将磁环推送至绕线部分,磁环套接在平行排列的绕线环与储线环;拉线部分与挂线部分配合将待绕制的线牵引到储线环,储线环勾住线头后旋转储线;排线部分对磁环进行排线,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储线环反向放线并通过调节扭力大小达到控制绕线张力的作用,绕线环对磁环进行绕线;下料部分将绕线后的磁环取下并存放。本发明提出的磁环绕线机实现了磁环上料‑绕线‑下料全过程的自动化生产,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加工成本,且能控制磁环绕线机放线与绕线的张力,保证了加工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环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磁环绕线机。
背景技术
磁环绕线机是将线材绕制到磁环上制成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目前的磁环绕线工艺大部分都是手动或者半自动生产,所需人工多且效率低,制备的产品质量和精度不可控,且绕线张力不能有效的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磁环绕线机,不仅实现磁环上料-绕线-下料全过程的自动一体化生产,且能控制磁环绕线机绕线的张力。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磁环绕线机,包括上料部分、排线部分、绕线部分、拉线部分、挂线部分、下料部分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上料部分将待绕线的磁环放置于所述排线部分;所述绕线部分包括储线环和绕线环,所述绕线环与所述储线环平行排列;所述排线部分将磁环推送至所述绕线部分,磁环套接在所述绕线环与所述储线环上;所述拉线部分与所述挂线部分配合将待绕制的线牵引到所述储线环,所述储线环勾住线头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储线环旋转储线;所述排线部分将所述储线环储存的线牵引到磁环并对磁环进行排线,排线的同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储线环反向放线并通过调节施加给所述储线环的扭力大小达到控制绕线张力的作用,所述绕线环对磁环进行绕线;所述下料部分将绕线后的磁环取下并存放。
所述排线部分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导轨和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并推送磁环,所述夹具夹持的磁环垂直于所述储线环,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于所述储线环,所述第一气缸控制所述夹具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磁环绕线时,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夹具夹持待绕线的磁环往所述储线环的方向运动,磁环绕线完成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夹具夹持绕线后的磁环回到原位。
优选的,所述排线部分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为所述排线部分提供动力并控制所述夹具的转动,磁环排线时,所述夹具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夹持磁环在磁环所在平面内旋转排线,排线完成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夹具夹持排线后的磁环回到原位。
优选的,所述绕线部分包括偏心轮推杆,所述偏心轮推杆控制所述储线环与所述绕线环的打开和闭合,所述偏心轮推杆推离初始位置时所述储线环与所述绕线环打开,所述夹具将待绕线的磁环套在所述储线环与所述绕线环上,所述偏心轮推杆回到初始位置后所述储线环与所述绕线环闭合,待磁环完成绕线后,所述偏心轮推杆再次推离初始位置将所述储线环与所述绕线环打开,所述夹具将绕线后的磁环从所述储线环与所述绕线环上取下。
优选的,所述绕线部分包括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为所述绕线环提供动力,磁环绕线时,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绕线环往与所述储线环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为磁环绕线,绕线完成时,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绕线环回到原位。
优选的,所述拉线部分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储线环平行,所述第二气缸控制所述拉线部分沿所述第二导轨运动,所述储线环储线时,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拉线部分往靠近所述储线环下方的方向运动,所述储线环完成储线后,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拉线部分回到原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 下一篇:干变高压浇注线圈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