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秒脱落供气连接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7131.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涛;王爱伟;黄福有;唐强;刘忠明;何燚;贺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7/02;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之大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5 | 代理人: | 朱晓蕾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供气 连接器 测试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秒脱落供气连接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包括振动单元、脱落单元、供气单元和振动传感器,振动单元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振动台,振动台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固定有箭上接口等效工装,脱落单元包括固定座和设置在固定座上的脱落气缸,脱落气缸的油塞杆通过测力传感器连接有牵引钢丝绳,供气单元包括供气装置,供气装置通过气缸供气管与脱落气缸连接,供气单元还包括多条连接器供气管,连接器供气管上设有压力表。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测试方法具有实施容易、逻辑合理、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测试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对零秒脱落供气连接器在振动工况下的密封性能和脱落可靠性进行测试的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天领域,零秒脱落供气连接器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其在火箭点火起飞前可持续供气,并能适应火箭紧急关机要求;而在火箭点火起飞时,零秒供气连接器应能适应箭体的振动,并能在跟随火箭起飞一定高度后快速可靠脱落。目前本领域还没有对零秒供气连接器使用前的实际性能进行测试的系统或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其在箭体振动工况下的密封性能,以及脱落的可靠性均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秒脱落供气连接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所述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所述测试方法具有实施容易、逻辑合理、可靠性高的优点,可对零秒供气连接器使用前的实际性能进行测试。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零秒脱落供气连接器测试系统,包括振动单元、脱落单元、供气单元和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单元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上端通过多组螺栓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下侧通过多组螺栓固定有用于连接供气连接器的箭上接口等效工装;所述脱落单元设置在振动单元底座的一侧并使其处于箭上接口等效工装的下侧,脱落单元包括固定座和设置在固定座上的脱落气缸,脱落气缸的油塞杆通过测力传感器连接有牵引钢丝绳;所述供气单元包括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通过气缸供气管与脱落气缸连接,供气单元还包括与供气装置连接的多条连接器供气管,所述多条连接器供气管上分别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零秒脱落供气连接器测试系统,试测时,让供气连接器与箭上接口等效工装对接并锁紧,让供气连接器上的解锁拉杆与牵引钢丝绳连接,让供气连接器上的各供气口对应与多条连接器供气管连接,并将振动传感器设置在供气连接器上。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上述测试系统对零秒脱落供气连接器进行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让供气连接器与箭上接口等效工装对接并锁紧,让供气连接器上的解锁拉杆与牵引钢丝绳连接,让供气连接器上各供气口对应与多条连接器供气管连接,并将振动传感器设置在供气连接器上;
二、调整牵引钢丝绳的松驰量以及牵引钢丝绳与供气连接器中轴线的偏转角度,以模拟火箭点火起飞时供气连接器的起飞跟随以及其适应箭体的滚转和飘移;
三、让供气装置通过多条连接器供气管对应给供气连接器上各供气口供气,并通过各连接器供气管上的压力表观察对应的压力;
四、当各连接器供气管上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与供气连接器上各供气口的实际供气压力一致时,停止向供气连接器上的各供气口供气,通过各压力表对应记录供气连接器上各供气口的压力值;
五、设定振动台的振动量级并使其启动,当振动传感器显示的振动量级与火箭起飞时的实际振动量级一致后,再次通过各压力表对应记录供气连接器上各供气口的压力值;
六、比较各压力表在步骤五和步骤四两次记录的压力值,当各压力表两次记录的压力值均一致时,进行下一步骤,否则停止测试;
七、让供气装置通过气缸供气管给脱落气缸供气,脱落气缸通过牵引钢丝绳拽拉解锁拉杆使供气连接器解锁,通过测力传感器记录解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风力动能的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冷却箱内部冷却的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