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跟踪聚光太阳能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7038.X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常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40/22;H02S40/30;G05D3/12;G05D3/10;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系统 步进电动机 单片机 右支柱 底板 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 光电传感器 聚光太阳能 涡轮蜗杆箱 控制结构 限位开关 转动轴 自跟踪 左支柱 反射铝板 聚光功能 两侧边缘 自动跟踪 光强 通孔 太阳能 光照 转动 对称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跟踪聚光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底板、支柱、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轴、控制结构、蓄电池;所述支柱设置于底板两侧边缘,所述支柱顶部还设有使转动轴转动的通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四周对称设有四块反射铝板;所述蓄电池置于左支柱的右侧底部;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单片机、光电传感器、步进电动机、涡轮蜗杆箱、限位开关;所述单片机置于两支柱之间空间的中部;所述光电传感器置于左支柱外侧;所述步进电动机置于右支柱右侧底部;所述涡轮蜗杆箱置于右支柱顶端,并与步进电动机连接;所述限位开关置于右支柱和单片机之间。本发明所述供电系统,能够分析光强强度,自动跟踪最强光照,同时具有聚光功能,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跟踪聚光太阳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长。据预测,从目前到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37.49亿吨,并且在过去的40-50年里,能源的消耗很大部分来自矿物燃料。多少次的能源危机使人们意识到,矿物燃料是有限的,人们不得不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来,尤其是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在全球能源中占有比例将从目前的1%激增到50%。太阳能可通过光热转换成电能、化学能及热能。但是太阳能转换装置大多都不能保证接受太阳光的太阳能板与太阳光始终垂直,从而降低了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的利用率。
如果有一种有聚光功能的自跟踪太阳能供电系统,将改善目前的问题状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跟踪聚光太阳能供电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跟踪聚光太阳能供电系统,它包括底板、支柱、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轴、控制结构、蓄电池;所述支柱设置在底板纵向中线上,并分别靠近底板两侧边缘,所述支柱顶部还设置有能使转动轴转动的通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四周按固定角度对称设置有四块反射铝板;所述转动轴与太阳能电池板背面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蓄电池置于左侧支柱的右侧底部;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单片机、光电传感器、步进电动机、涡轮蜗杆箱、限位开关;所述单片机置于两个支柱之间空间的中部,并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左侧支柱的外侧,并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步进电动机设置在右侧支柱右侧底部,并与单片机、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涡轮蜗杆箱置于右侧支柱顶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并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动机连接;所述限位开关置于右侧支柱和单片机之间,与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反射铝板太阳光聚集反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使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尽可能多的太阳光强,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入射光强;所述反射铝板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角度为60°,此时太阳利用率提高了200%。
所述单片机采用时钟及光电传感器双级跟踪,时钟跟踪为粗调,跟踪太阳理论位置,防止光线偏差过大,光电传感器跟踪为细调,跟踪太阳实际位置。所述蓄电池、限位开关、单片机、步进电动器、光电传感器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四角对称设有螺纹孔,便于安装。所述限位开关,当一天的行程走完,到终点限位时,通过终点限位开关,向单片机发出电信号,回到起始限位点,再发出一个信号给单片机,转动充电装置准备好重新开始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此太阳能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能够分析光强强度,自动跟踪最强光照,同时具有聚光功能,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反射铝板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蓄电池;2-底板;3-支柱;4-太阳能电池板;5-转动轴;6-光电传感器;7-涡轮蜗杆箱;8-联轴器;9-步进电动机;10-限位开关;11-单片机;12-反射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常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常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0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板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光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