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地表横波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6464.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1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武;李书兵;徐天吉;张虹;马昭军;王斌;黄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 横波层 速度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一种近地表横波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预设空间采样间隔和炮检方位对原始炮点排列数据进行分选,获取输入数据;
B.对输入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纯面波数据;
C.根据纯面波数据计算接收点的面波频散数据;
D.根据炮检方向的地表倾角对接收点的面波频散数据的速度参数进行地表方位视速度到真速度校正;
E.对每个共接收点的面波频散数据进行真速度曲线统计,形成每个共接收点的唯一频散数据;
F.根据每个共接收点的唯一频散数据计算近地表地层横波层速度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横波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采样间隔大于或者等于0.5m,炮检方位中心角θ满足0°<θ<360°,且炮检方位中心角间隔优选为5°、10°、15°、或者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横波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包括采用频率-波数分析法对输入数据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包括:首先对输入数据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正变换,获得输入数据的F-K振幅谱;然后基于F-K振幅谱进行判别,拾取面波信号并压制非面波信号;再经过2D-FFT逆变换获取有效纯面波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横波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包括:对纯面波数据中的单道面波数据进行一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正变换;并对单道面波数据1D-FFT正变换谱中的单频数据逆变换后,在时间域对数据去噪;再对去噪后数据进行1D-FFT正变换;在数据道位置进行相速度、平均振幅计算,获得道位置的各面波频散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横波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共检波点处多炮的频散数据进行地表方位视速度到真速度校正和频散数据统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横波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重复执行所述各步骤中的一者或多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4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