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含芳烃油的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4708.2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1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毕云飞;夏国富;李明丰;杨清河;张乐;李洪宝;郭庆洲;王鲁强;方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78 | 分类号: | B01J29/78;C10G45/54;C01B3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芳烃 处理 | ||
本发明涉及含芳烃油加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含芳烃油的加氢处理方法。该催化剂含有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所述活性金属组分选自VIB族金属组分和VIII族非贵金属组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含有十元环硅铝分子筛,所述十元环硅铝分子筛的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120~300;含有介孔结构且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曲线P/P0=0.4‑0.99处出现一个闭合滞后环,且所述闭合滞后环的起始位置在P/P0=0.4‑0.7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加氢催化剂进行含芳烃油加氢处理,所获得的目标产物具有较高的芳烃饱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芳烃油加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含芳烃油的加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氧条件下,加氢处理生成油(如高档润滑油、食品级白油等)对日光、紫外线辐射很敏感,暴露于日光和空气中引起油品外观性能不稳定,油品颜色会加深,严重时产生沉淀。此类油要求粘度低,闪点和沸点高,挥发性小。无色无味,芳烃含量低,无腐蚀性,良好的热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不易引起胶化,生物性能好,符合环保要求。
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深度加氢芳烃饱和。采用常规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由于催化剂的结构缺陷以及环烷基稠油馏分具有粘度大、分子量高、稠环结构多的特点,导致大分子馏分中的多环芳烃难以得到充分的加氢饱和,所以要求催化剂必须具有较高的深度脱除芳烃,特别是多环芳烃的催化活性,满足产品芳烃小于0.05%,颜色(赛氏)+30,易炭化物(100℃)通过和紫外吸光度(260nm-420nm)小于0.1cm等指标的要求。同时催化剂还应当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使加氢精制产品的粘度、倾点和闪点等指标变化不大。而此类催化剂中多采用Y型分子筛,如CN1317368C、CN101850265A等润滑油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由Y型分子筛和无定形硅铝组成。Y型分子筛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和产品质量。
美国专利申请US8513150公开了一种含有介孔的Y型分子筛。在该专利申请中Y型分子筛先在低温下焙烧随后在含有水蒸汽的气体里高温(1250ºF~1450ºF)焙烧。经焙烧后分子筛内形成介孔结构,且大介孔对小介孔的比例为5以上。
小晶粒NaY分子筛是不具备酸性的,需要进行改性处理,以满足裂化催化剂的性能要求。CN1382632A公开了一种小晶粒Y型沸石的超稳化方法,该方法是用四氯化硅的干燥气体与小晶粒NaY沸石接触,洗涤后得到的,由于其原料自身的热和水热稳定性就较差,同时该发明方法是采用气相脱铝补硅的方式处理分子筛,这使得产品的热和水热稳定性更差,活性低。尤其是对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较差的小晶粒NaY沸石,分子筛中的硅铝骨架结构稳定性较差,在改性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骨架铝的脱除,同时也有一部分骨架硅也随着脱除,造成部分骨架出现坍塌的现象,使得产品的结晶保留度较低,分子筛的活性不高。
美国专利申请US5397454公开了使用具有小晶粒尺寸和焙烧后氢型的约束指数为13或更大的例如SSZ-32的沸石进行加氢转化的方法。催化剂的氧化硅与氧化铝之比大于20且小于40。美国专利申请US5300210也涉及使用SSZ-32进行烃转化的方法。美国专利申请US5300210的SSZ-32不限定于小晶粒尺寸。
CN101759198A公开了一种小晶粒Y型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处理的原料小晶粒NaY分子筛为CN101722023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即SiO2/A12O3摩尔比为4.0-6.0,平均粒径在100-700nm,依次通过后续改性即铵交换、六氟硅酸铵脱铝补硅、水热处理、铝盐和酸的混合水溶液处理,得到小晶粒Y分子筛。该方法中,需先对原料用六氟硅酸铵脱铝补硅处理后,再进行水热处理等处理,这样才能减少分子筛的骨架结构的坍塌,提高分子筛的结晶保留度,但该方法由于先用六氟硅酸铵脱铝补硅处理后,由于发生硅铝同晶取代,分子筛硅氧铝结构比较完整,再进行水热处理,形成的二次孔少,二次孔所占比例低,不利于反应产物的扩散,芳烃饱和度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4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