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驱式双出口自动切换的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4424.3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卜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广洋湖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2 | 分类号: | B65G47/7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9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驱式双 出口 自动 切换 料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驱式双出口自动切换的料斗,包括:料斗本体,该料斗本体内部具有导料通道,导料通道的两端开放以形成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导料通道的侧壁且位于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之间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出料口,其中:导料通道内部且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有与第二出料口相对布置的挡料板,挡料板靠近进料口的一侧侧边与导料通道的内壁活动连接,挡料板上安装有第一磁体;导料通道与挡料板之间设有第二磁体,第二磁体嵌装在导料通道的内外壁之间,第二磁体为电磁体,且在通电状态下,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本发明实现了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与进料口之间连通状态的自动切换,且结构简单紧凑,能耗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驱式双出口自动切换的料斗。
背景技术
料斗是一种安装在机器上供料用的漏斗形容器。稻谷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料斗将物料导入到相应加工设备中,由于稻谷在导入加工设备之前可能会有部分稻谷不符合加工要求,因此需要避免其进入加工设备。而现有的料斗结构较为简单,无法实现上述目的或是实现了上述目的,然而其结构却极为复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磁驱式双出口自动切换的料斗。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驱式双出口自动切换的料斗,包括:料斗本体,该料斗本体内部具有导料通道,导料通道的两端开放以形成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导料通道的侧壁且位于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之间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出料口,其中:
导料通道内部且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有与第二出料口相对布置的挡料板,挡料板靠近进料口的一侧侧边与导料通道的内壁活动连接,挡料板上安装有第一磁体;导料通道与挡料板之间设有第二磁体,第二磁体嵌装在导料通道的内外壁之间,第二磁体为电磁体,且在通电状态下,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优选地,挡料板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其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挡料板与导料通道的侧壁贴靠,当其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其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位于第二出料口的下方并与导料通道的侧壁抵靠以使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之间堵塞;当第二磁体断电时,所述挡料板处于第一位置状态,当第二磁体通电时,所述挡料板位于第二位置状态。
优选地,料斗本体的外部且位于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出料口开合的盖板,盖板靠近进料口的一侧侧边与料斗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盖板上安装有第三磁体,第三磁体与第二磁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且第三磁体与第一磁体之间的斥力小于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之间的斥力;当挡料板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盖板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向料斗本体的外侧转动以使第二出料口打开。
优选地,第二出料口处安装有可自动开/关以控制第二出料口通断的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根据挡料板的位置状态进行相应开/关动作。
本发明中,通过在导料通道内部设置可向第二出料口方向摆动的挡料板,并在挡料板上安装有第一磁体,在导料通道与挡料板之间设有第二磁体,并使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均为电磁体,且在通电状态下,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第二磁体与第三磁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以使得第二磁体在通电状态下,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产生斥力,以利用该斥力推动挡料板远离进料口的一端向第二出料口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出料口封闭,此时进入料斗的物料只能由第二出料口排出,而当第二磁体断电时,二者的磁力消失,挡料板复位,第一出料口重新开启,此时进入料斗内的物料依旧由第一出料口排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磁驱式双出口自动切换的料斗,通过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与挡料板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与进料口之间连通状态的自动切换,且结构简单紧凑,能耗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磁驱式双出口自动切换的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广洋湖米业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广洋湖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4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闸型分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管自动上料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