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4056.2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忻州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2;A61P37/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3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过敏性 鼻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过敏性性鼻炎是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以鼻痒打嚏流清涕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又称变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亦称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粘膜的变态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今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花粉过敏、免疫力低下、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经抗过敏、消炎、调节免疫力等方法治疗,可取得暂时控制或减轻发作的短期疗效,病情仍反复发作,不能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好,病情不反复,无毒副作用,治疗有效率达95.8%。
本发明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
麻黄8-15桂枝8-15白芍8-15
干姜8-15细辛5-10制半夏8-18
炙甘草8-18五味子8-15柴胡10-15
党参10-15 防风10-18 辛夷10-15
大枣10-15。
优选的,所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
麻黄9桂枝9 白芍9
干姜9细辛6 制半夏9
炙甘草9五味子9 柴胡10
党参10 防风10辛夷10
大枣10。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药物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后加水煎煮,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2.5-3倍,煎煮30分钟,过滤,煎煮三次,合并滤液,制成中药汤剂。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150-200ml,每日两次,饭后服用,5天1个疗程。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上窍,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过敏性鼻炎的特征是病位局限在肺系,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位局限是由于正虚邪弱,反复发作难于,是由于宿根的存在,卫气不足、风邪、饮邪三者相互作用,是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本发明组方中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制半夏燥湿化痰;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辛夷散风寒,通鼻窍;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本发明组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桂枝温阳以利内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然而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既恐耗伤肺气,又须防诸药温燥伤津,故配以五味子酸收敛气,芍药和营养血,并为佐制之用;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鼻腔孔窍为少阳经所主,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病久肺脾气虚,故又佐以党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陷之机,炙甘草助党参、大枣扶正,益气和中且能调和诸药。防风祛风解表止痒,炒苍耳子、辛夷散风除湿通鼻窍,诸药合用,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开中有合,宣中有降,使风寒解,营卫和,水饮去,宣降有权,则诸症自平;本发明的药物实卫疏风,温化寒饮,补肺健脾,益气祛风,辛温解表,通窍止涕,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
为了对本发明药物的汤剂的疗效进行验证,对本发明的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
1、患者资料
所选患者为近两年门诊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121例患者中,年龄15 - 77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5年,平均年龄35岁。
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伴有失嗅、眼痒、咽喉痒等症;起病迅速,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可并发荨麻疹、哮 喘等病;常因接触花粉、烟尘、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有时环境温度变化亦可诱发。
3、治疗方法
取麻黄9g、桂枝9 g、白芍9 g、干姜9 g、细辛6 g、制半夏9 g、炙甘草9 g、五味子9 g、柴胡10 g、党参10 g、防风10 g、辛夷10 g、大枣10 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忻州市中医医院,未经忻州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4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