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NOS突变体在促进血管生成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13899.0 | 申请日: | 201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2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张迎花;司瑾;吴晴晴;左雪冰;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8/44 | 分类号: | A61K38/44;A61P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邓娜 |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enos 突变体 促进 血管 生成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用调控细胞内eNOS活性的eNOS多肽突变体及其预防或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方法。所使用的突变型eNOS多肽相对于野生型eNOS具有更好的促进EPC的增殖、迁移以及血管生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管生成研究领域,具体涉及eNOS的突变体在促进血管生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成体的新血管形成不仅依赖于血管新生,而且与循环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EPC)有关。EPC参与机体血管的动态维持和生理、病理性血管重建,对缺血性疾病具有治疗潜能。eNOS是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关键酶,它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NO不仅在血管生成、调节血管张力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单核巨噬细胞黏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认为,eNOS参与调节EPC动员及功能,是血管修复的重要调节因子。临床研究证实,循环EPC增殖、迁移能力受损与NO生物活性降低有关,提示eNOS活性和EPC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缺血所诱发的血管生成可能随年龄和内皮功能不全而受损。在动物模型中已经观察到血管生成不良,可能是因为内皮NO释放的减少和生长因子表达的减少。已经表明例如同源半胱氨酸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减少内皮来源的NO的生物利用度而减弱后肢缺血的小鼠模型的血管生成。
eNOS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肾小管上皮细胞等中。eNOS基因在人类染色体上定位于7q35-q36区,跨度约21kb,含有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翻译生成含1203个氨基酸的蛋白产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生理状态下主要由eNOS调节NO的持续生成,因而eNOS与体内NO的浓度密切相关。目前有关人血管eNOS基因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上调或下调eNOS活性的刺激因素,eNOS基因启动子中顺式调控元件的功能,eNOS基因多态性及eNOS基因表达的信号调控通路。关于eNOS基因的多态性与相关疾病的潜在联系,有文献表明G894→T多态性可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的Glu298Asp多态性,Glu298Asp的错义导致eNOS在此处的构象发生改变,由α-螺旋变为紧密折叠,由此推测此突变可能影响eNOS蛋白的功能,使NO生成减少,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白细胞向内皮黏附,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病理生理现象。对于筛选有利于提高eNOS蛋白功能、促进NO生成增加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eNOS突变体的报道相对较少,本发明试图提供有利的eNOS蛋白突变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突变型的eNOS多肽,以及用所述多肽预防和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方法。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调控细胞内的eNOS活性使得可以改善与eNOS活性相关的疾病或病变。具体地,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增加缺血部位的局部的NO生成可以调控细胞内的eNOS活性,使得可以改善与缺血肢体中NO产生减少所相关的疾病或病变。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基因治疗的方法,它通过给需要治疗的患者施用eNOS多肽或它们的突变体或编码这些多肽的多核苷酸,提供给效应组织增高水平的NO。
本发明提供了突变型eNOS在制备促进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作用,所述突变型eNOS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提供了突变型eNOS在制备一种用于治疗有增加血管生成需求的患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突变型eNOS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应用中,突变型eNOS通过促进EPC的增殖和迁移来促进血管生成。
优选地,所述患者患有重症肢体缺血、缺血性心脏病或动脉粥样硬化。
提供了突变型eNOS在制备促进EPC增殖的试剂中的应用,所述突变型eNOS包含SEQ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提供了突变型eNOS在制备促进EPC迁移的试剂中的应用,所述突变型eNOS包含SEQ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3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阴道黏膜抑菌的中药凝胶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重组激肽释放酶冻干粉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