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12094.4 | 申请日: | 201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2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孝;赵文卿;赵伟利;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通过在第一基底上设置第一遮光层和光栅层形成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在第二基底上设置第二遮光层和透镜结构层形成显示面板的对向基板,所述透镜结构层上设置有朝向第二基底凹陷的凹槽,第一遮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遮光区及第一空隙区,第一空隙区位于凹槽在第一遮光层上的正投影内,第二遮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遮光区及第二空隙区,凹槽的弧形面的顶点在第二遮光区上的投影位于第二遮光区中,这样,通过在上下基板上均设置遮光层,并且设计遮光层的位置,配合液晶层、光栅层及透镜结构层实现对光线传播方向的调制,从而实现显示功能,无需设置偏光片,成本低,结构简单,光线透过率高,提高显示装置的信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显示技术的提高,液晶显示装置(LCD)因其功耗小、成本低、无辐射和易操作等特点,已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庭、公共场所、办公场及个人电子相关产品等。
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大多是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夹设液晶层,然后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的外侧设置上下两片偏振片,并且上下相片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垂直,通过液晶偏转光线的偏振方向,从而实现显示,但是,由于对偏振片的制作成本昂贵,而且对于精度要求较高,所说使用偏振片,一方面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显示装置的信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以解决传统的显示装置上均需设置偏光片,成本较高,信赖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以及夹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第一遮光层和光栅层,所述对向基板包括第二基底以及依次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的第二遮光层和透镜结构层,所述透镜结构层上设置有底面为弧形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透镜结构层远离所述第二基底的一面朝向所述第二基底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遮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遮光区及第一空隙区,所述第一空隙区位于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遮光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遮光区及第二空隙区,所述凹槽的弧形面的顶点在所述第二遮光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区中。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以及夹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第一遮光层和光栅层,所述对向基板包括第二基底以及依次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的第二遮光层和透镜结构层,所述透镜结构层上设置有底面为弧形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透镜结构层远离所述第二基底的一面朝向所述第二基底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遮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遮光区及第一空隙区,所述第一空隙区位于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遮光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遮光区及第二空隙区,所述凹槽的弧形面的顶点在所述第二遮光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区中。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上述显示装置,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状态或非显示状态,在显示状态下,对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为第二折射率,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经过所述光栅层后成发散状态,从所述第二空隙区射出;在非显示状态下,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未施加电压,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出射光线经所述光栅层与所述液晶层组成的凸透镜后,汇聚于所述第二遮光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2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