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壶陶瓷漆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0235.9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顾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醴陵市创客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00 | 分类号: | B44C1/00;B44C1/18;B44C1/26;A47G19/14;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200 湖南省株洲市醴***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壶 制备 陶瓷漆器 壶把 壶身 坯体 大漆 表面效果 方便安全 陶瓷坯体 泡茶 研磨 舒适度 壶盖 壶嘴 烤漆 刷漆 陶泥 光滑 颜料 茶水 打磨 粗糙 美感 镶嵌 融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壶陶瓷漆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陶瓷坯体;步骤二:打磨;步骤三,烤漆;步骤四:刷漆;步骤五:干燥;步骤六:刷入漆颜料;步骤七:镶嵌;步骤八:堆漆;步骤九:罩金;步骤十:研磨;步骤十一:推光;步骤十二:揩清;本发明的茶壶陶瓷漆器的制备方法,茶壶由陶泥拉胚制成,且茶壶坯体的壶身部分呈现的表面效果粗糙,颗粒肌理感较强,相之比较壶把、壶嘴、壶盖部分的光滑细腻许多;采用髯漆工艺,在茶壶坯体的壶身部分髯漆,不仅增加美感,还能在泡茶的过程中让大漆的香味融入茶水之中,提升茶的口感;将壶把与漆的结合,增添了壶把的稳定性,并且增加端握舒适度,提拿更加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壶陶瓷漆器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漆器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它具有耐腐蚀、耐磨、耐热等特点,能表现出栩栩如生的花卉、人物等图案,深受人们的喜爱;而漆器一般都是在木器上涂漆而成,由于木材的变形等固有弱点,使得漆器的寿命和用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局限;而陶瓷具有材料易得,经久不变的特点,现有的陶瓷工艺品上的图案均是经过烧制而成,人们一直无法在陶瓷制品上获得漆器那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画面;因此,本发明将结合漆器与陶瓷工艺,制得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实用的茶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茶壶陶瓷漆器的制备方法,采用髯漆工艺,在茶壶坯体的壶身部分髯漆,不仅增加美感,还能在泡茶的过程中让大漆的香味融入茶水之中,提升茶的口感;将壶把与漆的结合,增添了壶把的稳定性,并且增加端握舒适度,提拿更加方便安全。
本发明的茶壶陶瓷漆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陶瓷坯体,根据陶瓷制备工艺,采用粗陶泥制备茶壶坯体,包括壶身、壶把、壶嘴和壶盖;
步骤二:打磨,用240#水性砂纸在茶壶坯体表面顺时针方向打磨,使其表面粗糙,提高生漆在其表面的附着力;
步骤三,烤漆,在打磨后的茶壶坯体表面,以天然黑漆加上不含水分的瓦灰粉混合搅拌均匀而厚涂后,放入窑内以150℃烧烤2小时,天然黑漆漆快速干硬、强烈附着;采用150℃的温度烘烤,可将漆固型于茶壶坯体表面毛细孔的接触面,可保证漆面永不脱落;
步骤四:刷漆,用发刷在需要进行髯漆装饰的壶身表面刷生漆,让茶壶坯体底胎充分吸收漆液,使得茶壶坯体在之后的上漆过程中其底胎不会吸收及破坏漆性;
步骤五:干燥,将表面刷漆的茶壶坯体送入温湿室内干燥;
步骤六:刷入漆颜料,用丹砂漆料打底,在后期磨绘的过程中凸显红色的主色调,刷完后将茶壶坯体送入温湿室,待干后取出;
步骤七:镶嵌,用镊子工具进行螺铀和黄色闪金粉镶嵌,镶嵌完后送入温湿室内干燥,待干后备用;
步骤八:堆漆,
a.先用加入松节油调和的丹砂漆料刷整个髯漆部分,此时可以不用刷平,为接下来的堆漆进行打底;
b.将螺锢周围及局部刷蓝色作为铺垫,接下来依次刷一道丹砂漆料,一道雌黄漆料和一道透明红漆料;
步骤九:罩金,贴金箔粉,贴金箔粉之前,先用发刷涂金地漆,厚薄均匀,并控制贴金箔粉的时间火候,待金地漆将干未干之际贴金箔粉;若过早,漆太黏,贴后光泽不好;若过迟,漆已干,失去了黏性;
a.等火候已到,用羊毛刷将金箔粉轻轻敷擦于金地漆上,处处擦到,务必饱和;
b.用丝棉球轻轻揉擦,使金铝粉贴实,同时把多余的粉清理干净;
c. 送入温湿室内干燥,待干透后罩透明漆;罩透明漆不仅不易使金粉摩擦脱落,还会呈现浮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醴陵市创客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醴陵市创客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0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