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微生物培养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0070.5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C12M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德源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微生物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养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微生物培养箱。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微生物学是一门典型的生命科学学科。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应用,所有这些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精确培养,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当温度处于最佳温度上下很窄的容差范围内时,才能达到最理想和强壮的细胞生长,完善的清洁方法:1.消毒程序: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进行高达100摄氏度的消毒处理程序,2.APT.内部:清洁整个内腔和内部玻璃门不会留下任何残余物,具有最高的工艺过程安全性,对于试样的成批次处理,性能更加突出。
然而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箱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箱在温度的控制方面已经很成功了,但是对微生物试剂瓶储存方面还存着缺陷,比如现有的培养箱培养的微生物数量很受限制,只能培养很少一部分微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用微生物培养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培养箱和储存槽,所述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且制冷器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培养箱的内表壁连接,所述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储存盘转动连接,且第二储存盘上开设有多个储存槽,所述第二储存盘通过连接杆与第一储存盘转动连接,且第一储存盘的内部位于储存槽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培养箱消毒用的紫外线传感器,所述培养箱的外表壁上设置有辅助观察的透明玻璃,且培养箱的外表壁上位于透明玻璃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制冷器的第二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培养箱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培养箱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
本发明中,首先,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储存盘,多个第一储存盘两两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第一储存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储存盘,第一储存盘与第二储存盘上均开设有多个储存槽,则储存槽可以用来放置培养瓶,且通过固定槽固定,这样的设置使得培养箱内部培养的微生物数量增多,其次,第二储存盘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电机转动连接,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电机的控制器,因此电机可以用来带动第一储存盘和第二储存盘转动,使得培养时不会有沉淀物,且第一储存盘与第二储存盘均通过连接杆连接,因此取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微生物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储存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培养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储存盘的俯视图。
图例说明:
1-连接管、2-培养箱、3-制冷器、4-电机、5-把手、6-紫外线传感器、7-连接杆、8-第一储存盘、9-储存槽、10-第二储存盘、11-控制器、12-弹簧、13-固定槽、14-透明玻璃、15-第一开关、16-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医用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2和储存槽9,培养箱2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3,且制冷器3的一侧通过连接管1与培养箱2的内表壁连接,培养箱2的内部设置有电机4,且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1,电机4通过连接杆7与第二储存盘10转动连接,且第二储存盘10上开设有多个储存槽9,第二储存盘10通过连接杆7与第一储存盘8转动连接,且第一储存盘8的内部位于储存槽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的两侧设置有弹簧12,培养箱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培养箱2消毒用的紫外线传感器6,培养箱2的外表壁上设置有辅助观察的透明玻璃14,且培养箱2的外表壁上位于透明玻璃1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4的第一开关15,第一开关1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制冷器3的第二开关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0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