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压板的中药熬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9069.0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德源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压板 中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压板的中药熬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
现有的中药熬制装置多采用将压板自上而下对药物进行压榨,但这样的不容易取出药渣,药物从锅体内部倒出来的时候温度很高,短时间不能够食用,且药物在熬制的时候观察需要将锅盖移走才能进行观察,但反复拿取锅盖造成热量散失快,延长了熬制药物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压板的中药熬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压板的中药熬制装置,包括壳体、底座、盖体和锅体,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套接有锅体,且锅体的内部设置有中药仓,所述中药仓的上部旋合连接有中药仓端盖,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DJ806电动推杆,所述DJ806电动推杆的端面上通过压板与中药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水龙头与锅体连通,且水龙头的外围套接有冷却环,且冷却环的内部水管两端分别连通冷却环进水管和冷却环出水管,所述水龙头的上部设置有液面观察管与锅体连通,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盖体,且盖体上开设有出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药仓端盖和中药仓的侧壁上等距设置有过滤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板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锅体内部设置有供中药仓放置的3厘米高平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药仓的外径与中药仓端盖的内径相同。
本发明中,首先,锅体内部设置有中药仓,中药仓的底部通过电动推杆连接压板对过滤后的药渣进行自下而上的挤压,这种结构操作方便且便于对药渣的处理,实用性强;其次,在出水龙头的位置设置冷却环,当药汤从水龙头出引出时冷却环能够将药汤进行冷却,便于患者服用,实际应用强;最后,在壳体外部设置与锅体内部连通的液面观察管,用户在熬药的时候不需要反复的揭开锅盖观察,直接从外部的液面观察管进行观察,避免热量散失,缩短熬药时间和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有压板的中药熬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带有压板的中药熬制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药仓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冷却环进水管、2-水龙头、3-冷却环出水管、4-冷却环、5- 液面观察管、6-盖体、7-出气孔、8-壳体、9-底座、10-DJ806电动推杆、11-压板、12-中药仓、13-加热板、14-锅体、15-中药仓端盖、 16-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带有压板的中药熬制装置,包括壳体8、底座 9、盖体6和锅体14,底座9的上部设置有壳体8,且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13,壳体8的内部套接有锅体14,且锅体14的内部设置有中药仓12,中药仓12的上部旋合连接有中药仓端盖15,底座9 的内部设置有DJ806电动推杆10,DJ806电动推杆10的端面上通过压板11与中药仓12内壁滑动连接,壳体8的外部设置有水龙头2与锅体14连通,且水龙头2的外围套接有冷却环4,且冷却环4的内部水管两端分别连通冷却环进水管1和冷却环出水管3,水龙头2的上部设置有液面观察管5与锅体14连通,壳体8的上部设置有盖体 6,且盖体6上开设有出气孔7。
中药仓端盖15和中药仓12的侧壁上等距设置有过滤孔16,压板11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圈,锅体14内部设置有供中药仓12放置的 3厘米高平台,中药仓12的外径与中药仓端盖15的内径相同。
冷却环4是对从锅体14内部经水龙头2出来的药汤进行冷却,冷却环4内部与水龙头2贴合的位置处缠绕有一圈冷却水管,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着冷却环进水管1和冷却环出水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零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9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