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力器膜片的安装装置以及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08816.9 | 申请日: | 201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余迪超;张儒锋;萧琦;姜德志;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上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代春兰;徐燕萍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器 膜片 安装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力器膜片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驱动机构、导向杆以及吸盘;吸盘固设于安装座的底端面;吸盘的底端形成为吸附腔;吸附腔用于套装于助力器膜片外表面;导向杆安装于安装座上并穿接至所述吸附腔内;导向杆可沿自身轴向运动;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导向杆沿自身轴向运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气孔;气孔与吸附腔连通。一种助力器膜片的安装方法,包括取料步骤;助力器膜片的安装步骤;脱料步骤。本发明可完成助力器膜片的取料以及安装,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助力器膜片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力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力器膜片的安装装置以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助力器一般为汽车刹车的部件,用于帮助减轻驾驶员的刹车力度。助力器由活塞、膜板、膜片等组成。
由于助力器内部有两根通气管,膜片需要过盈配合包住通气管,而且膜片和通气管之间的缝隙比较小,很难实现自动安装。因此传统的安装方式只能通过人手加一个锥形导向对位然后用力缓慢塞进缝隙。
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1、生产效率非常低;
2、人工成本高;
3、无法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助力器膜片的安装装置,其可完成助力器膜片的取料以及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助力器膜片的安装方法,其可完成助力器膜片的取料以及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助力器膜片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驱动机构、导向杆以及吸盘;吸盘固设于安装座的底端面;吸盘的底端形成为吸附腔;吸附腔用于套装于助力器膜片外表面;导向杆安装于安装座上并穿接至所述吸附腔内;导向杆可沿自身轴向运动;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导向杆沿自身轴向运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气孔;气孔与吸附腔连通。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缸体固接于安装座的顶端;导向杆的顶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接。
进一步地,安装座的底端设有轴套,轴套延伸至吸附腔内并套装于导向杆的外侧。
进一步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气孔,多个气孔绕吸附腔的中心轴线圆周阵列。
进一步地,导向杆设有至少两个;驱动机构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驱动机构用于一一对应带动至少两个导向杆沿自身轴向运动。
进一步地,导向杆的底端呈锥形,所述锥形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吸附腔与助力器膜片的结构匹配。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助力器膜片的安装方法,包括,
取料步骤,机械手带动吸盘运动至助力器膜片的上方,对吸盘抽真空使吸盘吸附于助力器膜片的外表面;
助力器膜片的安装步骤,机械手带动吸附有助力器膜片的吸盘运动至助力器模板的上方,导向杆穿过助力器膜片的配合孔并抵接至助力器模板的助力器模板的通气管顶端,将助力器膜片的配合孔撑大;机械手下压吸盘以及助力器膜片,使助力器膜片的配合孔沿导向杆滑动并套装于助力器模板的通气管外部;
脱料步骤,机械手带动吸盘远离助力器模板,对吸盘通气使吸盘与助力器膜片脱离;导向杆向着远离助力器模板的通气管运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其安装装置可实现助力器膜片的自动取料以及安装,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助力器膜片的安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上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上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