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越障移动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08511.8 | 申请日: | 201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6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京;晏超杰;吴桐;王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越障 移动 平台 | ||
1.一种可越障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平移机构与越障机构两大部分;整体包括履带(1)、主动轮(2)、平移驱动电机(3)、从动轮(4)、车架(5)、带齿条撑杆(6)、导轨(7)、滑块(8)、行星架(9)、越障驱动电机(10)、太阳齿轮(11)、行星齿轮(12);可越障移动平台为对称结构;车架(5)为工字形的平板结构;
在车架(5)的一侧,平移驱动电机(3)通过螺钉固定在车架(5)的前端上,主动轮(2)通过紧定螺钉与平移驱动电机(3)输出轴相连接,多个平行的从动轮(4)通过螺钉均布固定在车架(5)的一侧,主动轮(2)与多个平行的从动轮(4)通过履带(1)相配合;越障驱动电机(10)通过螺钉与车架(5)固定在一起,太阳齿轮(11)通过螺钉与车架(5)固定在一起,太阳齿轮(11)位于车架(5)的下面,越障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太阳齿轮(11)基圆的圆心是同轴的;行星架(9)为直角Z字形平板结构,行星架(9)的一端平板的端面与越障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配合并固定连接,行星架(9)另一端平板的下表面通过螺钉与滑块(8)固定连接,行星架(9)中间连接板中心处通过圆孔与行星齿轮(12)的轴相配合固定;带齿条撑杆(6)的下侧面为齿条,导轨(7)固定位于带齿条撑杆(6)的上侧面,导轨(7)上侧面通过凹槽契合与滑块(8)相配合,行星齿轮(12)位于带齿条撑杆(6)下面,带齿条撑杆(6)的齿条与行星齿轮(12)啮合,同时行星齿轮(12)与太阳齿轮(11)啮合;带齿条撑杆(6)、导轨(7)、滑块(8)的组合可在车架(5)工字形的平板结构侧面的空隙处转动;带齿条撑杆(6)、导轨(7)为长方体结构;主动轮(2)、从动轮(4)、行星齿轮(12)、太阳齿轮(11)基圆的圆心的轴均是平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越障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可越障移动平台设有一台越障驱动电机(10),越障驱动电机(10)具有两个平行对称的输出轴。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越障移动平台的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越障驱动电机(10)驱动行星架(9)运动,带齿条撑杆(6)一端与地面接触,带齿条撑杆(6)、地面、车架(5)构成三角形,在越障驱动电机(10)驱动的过程中,平台的仰角不断增大,使得履带(1)能与障碍物最高点接触并将障碍物最高点作为支点,而后,越障驱动电机(10)反向运动,带齿条撑杆(6)一端与地面不再接触,平台以障碍物以及地面两点作为支点,越障驱动电机(10)继续工作,使得带齿条撑杆(6)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在越障驱动电机(10)驱动的过程中,履带(1)不再与地面接触,带齿条撑杆(6)的另一端即与地面接触的一端以及障碍物与履带(1)接触的一点共两点成为平台的支点,越障驱动电机(10)继续工作,带齿条撑杆(6)不断将平台后端抬高,当平台整体与地面基本平行时,平移驱动电机(3)驱动主动轮(2)带动履带(1),使平台运动,当平台中心越过障碍物边缘,越障驱动电机(10)正向运动,带齿条撑杆(6)与地面脱离接触并收回,平移驱动电机(3)继续驱动主动轮(2)带动履带(1)使平台前进,完成越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带齿条撑杆(6)沿整体轴线方向具有自由度,当越障驱动电机(10)驱动行星架(9)运动时,相较于与行星架(9)固连的撑杆,带齿条撑杆(6)在从动的行星齿轮(12)的驱动下,可产生一定位移,位移长度为行星架(9)相对运动转角乘太阳齿轮(11)分度圆半径的乘积;使得平台在撑杆长度相同,行星架(9)转角相同的情况下,相较于行星架(9)-撑杆固连式结构,获得更大的仰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5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姿态调整机构的关节履带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弹跳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