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挤压管自动排水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8502.9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6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威普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42;F28F9/22;F28F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挤压 自动 排水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挤压管自动排水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然而,现有的换热器内部采用的芯管多为光管,其热交换能力有限,冷却温度难以降到40℃以下,换热性能不能更好的满足生产使用,针对其不足,虽然有企业对光管进行改进,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制作工艺繁琐,制作成本高。进一步,现有的换热器排水不彻底,造成换热器内部过早的产生了结垢,甚至于腐蚀,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挤压管自动排水换热器,通过设置螺旋挤压管,增大了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能力,能更好的满足于生产。同时,设置自动排水阀,能较彻底的排出换热器内部的积水,避免结垢的产生,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挤压管自动排水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上侧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壳体接管,所述换热器壳体两端的端面分别设置有左管板和右管板,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换热器管芯,所述换热器管芯由多支螺旋挤压管组成,所述螺旋挤压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左管板,所述螺旋挤压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右管板,所述螺旋挤压管外壁缠绕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旋挤压管内壁缠绕设置有凸起,且所述凸起正对于所述凹槽,所述换热器壳体下侧的中部贯通设置有积水包,所述积水包的下端连通有自动排水阀,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还上下错位设置有多个隔板,且所述隔板套于所述螺旋挤压管的外部。所述螺旋挤压管由不锈钢材质的基管通过挤压工艺制作而成,其表面光洁度高,能有效减少污垢的产生,提高热交换能力;进一步,其强度好,耐腐蚀性能强,使用寿命长。所述凹槽以及所述凸起的设置,增大了两种不同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热交换效率高。所述积水包以及所述自动排水阀的设置能较彻底的排出换热器内部的积水,避免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产出结垢。所述隔板用于所述换热器管芯的固定,同时还能起到扰流的作用,提高换热效果。
较佳的,所述换热器管芯的外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套管,且所述套管贯穿于所述隔板,所述套管用于所述换热器管芯的固定与防护,避免在固定时,所述隔板对所述换热器管芯造成伤害。
进一步,所述螺旋挤压管的螺距为2.5mm,在保证有较好的换热性能的同时,其强度也不受影响。
进一步,所述凹槽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弧角,表面光滑,无死角,避免污垢的堆积,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自动排水阀的下端连通有排水软管,便于换热器内部积水的排出,现场清洁、卫生。
进一步,所述左管板以及所述右管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旋挤压管一一连通,所述螺旋挤压管内的流体单独流通,互不干涉,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热交换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所述螺旋挤压管,并在所述螺旋挤压管的外壁和内壁分别形成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增大了两种不同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且其表面光洁度高,能有效减少污垢的产生,耐腐蚀性能强,强度好,使用寿命长;(2)上下错位设置的所述隔板,用于所述换热器管芯的固定,同时还能起到扰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3)通过设置所述积水包以及所述自动排水阀,能较彻底的排出换热器内部的积水,避免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产出结垢,影响热交换性能,甚至造成所述换热器壳体的腐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螺旋挤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左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管板,2、换热器管芯,3、壳体接管,4、换热器壳体,5、隔板,6、套管,7、积水包,8、排水软管,9、自动排水阀,10、螺旋挤压管,11、右管板,12、基管,13、凸起,14、凹槽,15、圆弧角,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威普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大冶威普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支架(Stand_A)
- 下一篇:固定支架(OKD‑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