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装式大规格泡沫铝板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8226.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孟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婷婷 |
主分类号: | B22D25/00 | 分类号: | B22D25/00;B22D23/04;C22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2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装 规格 泡沫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沫铝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大规格泡沫铝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铝是在纯铝或铝合金中,在铝液熔化状态下加入添加剂,经过发泡工艺制作而成,兼具金属和气泡特征,是一种新型的多孔金属材料。泡沫铝具有密度小、质量轻、高吸收冲击能力强、耐高温、隔音降噪、防火性能强、抗腐蚀、抗电磁辐射能力强等特点。随着泡沫铝板材的应用日益广泛,泡沫铝板材的尺寸要求也出现了多样性,尤其一些大型工程作业,需要较大尺寸的泡沫铝板材,由于目前泡沫铝板材制备工艺及设备的局限,大型板材需由小型板材拼装,所拼装的大型泡沫铝板材由于存在拼装缝隙造成的主要问题是影响美观。
如公开(公告)号为CN10504094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缝拼装泡沫铝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无缝拼装泡沫铝板材采用至少2块泡沫铝板材进行拼装,在泡沫铝板材拼接面之间形成拼缝,拼缝之中为胶粘剂,在拼缝处胶粘剂之上嵌入一层孔径与用于拼装的泡沫铝板孔径相同的不规则泡沫铝板拼装条,嵌入拼装条后使拼装的泡沫铝板材成为一体,全部板面保持良好的导电性和抗电磁辐射性,提高了板材的稳定性。
上述工艺较为复杂,不便于现场安装,且成本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好,外形美观的拼装式大规格泡沫铝板及其加工方法。
一种拼装式大规格泡沫铝板,该大规格泡沫铝板由多块规定尺寸的泡沫铝板材通过连接件拼接而成,在所述泡沫铝板材的侧面上沿轴向方向钻有孔,在两块泡沫铝板连接时,通过在泡沫铝板材对应的孔内插入连接件,从而将两块板材连接在一起,起到增强作用,使泡沫铝板材的整体强度增强。
所述两块泡沫铝板材的接缝间通过胶黏剂填缝,提供整体强度和密封性能。
所述泡沫铝板材内设置有陶球,所述陶球封闭在泡沫铝板内部,且各陶球之间相互不接触。
上述陶球是在泡沫铝板发泡过程中加入的,与泡沫铝一起发泡成型,由泡沫铝进行包裹;将陶球作为填充材料加入到泡沫铝中,降低板材的重量,同时也大大降低成本。
上述陶球选择轻质发泡陶球,粒径在0.1-3cm,陶球成本低,质量轻,制成的板材吸能效果好,整体强度高。
上述陶球为空心结构。
上述泡沫铝板的厚度在4cm左右,可直接作为墙体板材,而传统非承重墙的厚度在24cm左右,使用上述板材可以增大室内的使用面积。
上述泡沫铝板的加工方法如下:
(1)将熔融状态的铝液加入发泡剂后引入到发泡模具中;
(2)将陶球先冷却(久置)至常温,再迅速加热,使陶球表面温度升高,以接近金属液的温度为佳;陶球快速加热,因陶球内部具有孔腔,使其表面温度高,内部温度低,实现快速冷却泡沫金属体(内冷技术),防止气泡上行导致的上面发泡多,下面发泡少的不均匀问题;
(3)用无底金属网状筐(便于排气),倒过来盛满陶球,用塑料绳网封底,再倒过来底朝下,将筐压入浸没到发泡模具中,常规方法发泡,待半凝固时提出筐即可;或者直接将陶球撒入到铝液中,利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使陶球悬浮在铝液中;
塑料绳网与金属液接触后高温熔化消失,陶球被压入到金属液中,陶球之间相互接触,均匀排列,最大化提高陶球的用量,减少泡沫铝用量,降低成本;
(4)冷却后,将模具中发泡完成的金属板取出即可得到泡沫金属板。
上述金属网状筐采用外部压力压入到金属液中。
上述金属液与陶球的体积比为35:65,能够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
上述陶球的加热方式为火法直接加热或送入电加热设备中加热。
本发明工艺所生产的泡沫铝材料加工成10mm厚板材,经检测,吸能密度:20~26J/cm3;强度:≥10Mpa;降噪系数NRC 0.8以上(泡沫铝板材降噪系数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泡沫铝无法大块成型的缺陷,使其能在建筑上大面积应用,且安装简单,性能好,工作效率高,可涂装,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拼装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拼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婷婷,未经孟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逆反中开泵
- 下一篇:一种高效吸能复合发泡新材料的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