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8164.9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舒玮;尹嵬;刘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58;C22C38/44;C22C38/48;C21D8/02;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周华宁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 不锈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碳:0.02~0.04%、硅:0.7~1.0%、锰:5.0~7.0%、铬:20.5~22.5%、镍:12.5~14.5%、钼:1.50~2.50%、氮:0.25~0.30%、铌:0.20~0.40%、磷≤0.03%、硫≤0.01%,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铸锭进行电渣重熔获得电渣锭,加热电渣锭,电渣锭锻造成中板坯,加热中板坯获得热轧板和热轧板退火。本发明的奥氏体不锈钢在保持钢种弱磁性的同时,其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可用作热核聚变堆的结构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核聚变堆用铬-锰-镍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核聚变堆需要在强磁场条件下,将氘和氚原子核约束起来以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通常选用以304L、316L以及316LN为代表的铬-镍型奥氏体不锈钢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上述奥氏体不锈钢通过成分优化后,相对磁导率可达1.03以下,完全满足热核聚变堆对结构材料的弱磁性要求。
弱磁性铬-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低温力学性能,但由于受成分体系限制,高温力学性能普遍偏低,常温屈服强度最高只能在300MPa左右(对应抗拉强度600MPa左右)。该类型奥氏体不锈钢虽然能够广泛应用于热核聚变堆的低温部件(如校正场线圈盒、恒温器馈线支撑等),但是却无法满足热核聚变堆中高温部件及高强度部件(如偏滤器中面对等离子体的部件)的要求。
由此可见,奥氏体不锈钢需要进一步通过成分设计,在保持钢种弱磁性的同时,显著提高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以期达到拓展其在热核聚变堆中的应用领域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碳:0.02~0.04%、硅:0.7~1.0%、锰:5.0~7.0%、铬:20.5~22.5%、镍:12.5~14.5%、钼:1.50~2.50%、氮:0.25~0.30%、铌:0.20~0.40%、磷≤0.03%、硫≤0.01%,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杂质。
前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碳:0.03~0.04%、硅:0.75~0.90%、锰:5.0~5.5%、铬:21.0~21.5%、镍:12.5~13.5%、钼:2.20~2.50%、氮:0.26~0.30%、铌:0.25~0.35%、磷≤0.005%、硫≤0.005%,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杂质。
前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碳和氮的含量之和≥0.28%;优选地,碳和氮的含量之和≥0.29%;更优选地,碳和氮的含量之和≥0.31%。
前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所述奥氏体不锈钢的相对磁导率小于1.01。
前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所述奥氏体不锈钢的室温屈服强度是400MPa至480MPa,室温抗拉强度是750MPa至820MPa,延伸率是40%至46%。
前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所述奥氏体不锈钢的250℃高温屈服强度是280MPa至350MPa,250℃高温抗拉强度是600MPa至650MPa。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铸锭在保护气氛电渣炉内进行电渣重熔获得电渣锭;
(2)将电渣锭在室式加热炉内加热至1230℃~1280℃,保温120~180分钟;
(3)将电渣锭锻造成中板坯,终锻温度不低于1000℃;
(4)将中板坯在加热炉内加热至1250℃~1300℃,保温90~15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成本高成形性能热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微合金化弹簧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