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变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08005.9 | 申请日: | 201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7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同;李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13/06 | 分类号: | B01J13/06;C09K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相变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球包括气凝胶微球与相变材料,所述气凝胶微球具有由孔径在2nm以下的微孔、孔径为2~50nm的介孔和孔径为50nm~500μm的宏孔组成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所述三维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65%~99%,所述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中均匀分布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微球的直径为500nm~5mm,所述相变微球的相变潜热为10~300J/g,室温固态电阻为10~10000Ω,熔融态电阻为12~50000Ω,熔点为20~150℃,所述相变微球在熔点吸收外部热量发生固-液相转变,同时伴随电阻突变,所述相变微球的熔融态电阻与室温固态电阻的比值为1~20:1;所述相变微球能够耐受恒电流、低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中任一种的冲击,并吸收电流冲击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而且所述相变微球的自身因吸收电流冲击而发生固-液相变,进而发生电阻增大;
其中,所述相变微球中相变材料的含量为25~99wt%,所述气凝胶微球的材质选自石墨烯、碳纳米管、RF基碳和PI基碳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相变材料选自聚乙二醇、赤藓醇、高级脂肪酸和聚烯烃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气凝胶微球的直径为50μm~1mm,比表面积为50~2000m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球中相变材料的含量为55~9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微球的直径为50μm~700μ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变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气凝胶微球作为模板,在真空或常压环境下,将所述气凝胶微球浸渍于30~150℃的熔融态相变材料中,静置0.5~12h,经熔融填充、冷却固化,获得相变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相变微球置于滤纸上,在30~150℃常压环境下静置0.5~3h,之后于0~30℃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选自喷墨打印-液体弹珠-超临界流体技术、喷雾法、微流控和乳液法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7.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变微球于电阻热响应、相变储能、热管理或热流稳定器领域中的用途。
8.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变微球于制备热流稳定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0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