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8000.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7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星;纪楗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66;G01M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吸叶轮 去重孔 不平衡量 修正 封盖 密封环端面 侧密封环 端面圆周 过盈配合 平衡试验 盖板面 密封环 去重 合格率 报废 保证 | ||
1.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不平衡量分配到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和第二校正面盖板面0.9φDa范围内去重修正,控制去重深度不超过图纸流道盖板厚度S的0.3倍内,并留一部分去重部位用以精修;
S2.盖板面上去重后,复测双吸叶轮残余不平衡重量,若仍无法达到平衡要求,则在双吸叶轮进水端面部位,采用钻孔进行去重,具体如下:
S2.1将转子残余偶不平衡量分配到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
S2.2在动平衡机上分别读取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上的残余不平衡量mⅢ、mⅣ,计算单孔去重重量m单;
S2.3按拟去重部位尺寸,选取去重孔φd尺寸及深度h,计算出需要钻孔数量;
S2.4在叶轮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进行钻孔去重;
S3.封去重孔孔口;
S4.复校平衡,直至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采用顶角为118°的钻头开钻去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2中,m单=m孔-m塞,
上式中,m孔为φd孔去重重量,m塞为孔塞重量,d为去重孔直径,h为去重孔深度,ρ叶为叶轮材料密度,h塞孔塞高度,ρ塞孔塞材料密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3中,计算出需要钻孔数量为计算在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上去重孔数量nⅢ、nⅣ,分别如下:
nⅢ=mⅢ/m单;
nⅣ=mⅣ/m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4中,在叶轮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进行钻孔去重时,还需控制好t1、t2、t3的尺寸,具体为:
S2.4.1t1、t2、t3不能小于双吸叶轮盖板厚度S的0.3倍;
S2.4.2去重孔在圆周布置角度α不大于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封去重孔孔口,具体为:
S3.1选用具有合适水涨性能并且具有良好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作为封去重孔孔口的材料;
S3.2按φd×h塞加工成圆柱体封盖,封盖φd尺寸与去重孔之间要有合适过盈量;
S3.3将所有去重孔孔口封住,保持孔口端面与双吸叶轮端面相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复校平衡时,若双吸叶轮残余不平衡量还有少量超差,则重新换算到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和第二校正面盖板部位进行打磨精修,直至合格。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包括双吸叶轮两侧的密封环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密封环端面上均开设有数个去重孔,每个去重孔上均设有一封盖,所述每侧密封环端面上开设的去重孔布置于该端面圆周不大于60°的角度内,所述封盖与所述去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盖为具有合适水涨性能,且具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重孔顶角均为1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0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轮、水泵及清洗机
- 下一篇:具有自行再循环机匣处理的闭式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