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的一维纵向谐振腔的声传输线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7650.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强;何国军;印华;唐炬;曾福平;邱妮;苗玉龙;周艳玲;胡晓锐;张施令;宫林;籍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36 | 分类号: | G01N29/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氟化硫 分解 产物 检测 纵向 谐振腔 传输线 模型 | ||
1.一种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的一维纵向谐振腔的声传输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S1:进行光声池的有限元模拟;
S2:建立光声信号的声传输线模型;
S3:建立一维纵向光声腔的振荡电路模型;
S4:对声传输线模型和振荡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的一维纵向谐振腔的声传输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有限元模拟步骤如下:
S11:对谐振腔长度经行修正,修正后的谐振腔长度为:
Leff=Lc/π;
S12:调制频率为光声腔的谐振频率,ω=πυ/2Leff;
S13:假定入射光束的光强均匀分布,则光强为:
S14:对SF6分解组分进行检测;
S15:计算室温下光声腔内的声波速度:
其中,Rc为光声腔直径、Lc为光声腔长度,Rb为两端缓冲区的直径、Lb为两端缓冲区的长度;W为光功率,S为光照面积;ρ0为气体密度,γ为热容比,M为气体摩尔质量,η为粘滞系数,K为导热率,Cp为定压摩尔热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的一维纵向谐振腔的声传输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光声信号的声传输线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S21:建立一维纵向无损光声腔的声学方程:
S22:将声学方程转换为二端口电网络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式:
S23:引入声传输线模型,用声压p和气流速度u分别取代电压U和电流I;
S24:假定整个光声腔内光吸收是均匀的,把光声腔分为无数段,则每段的电流源I0可表示为:
考虑到非理想因素,引入粘性边界层dv和热边界层dh:
其中,p是腔内声压,ρ是气体密度;γ是气体热容比,u是腔内气体流动速度,S是光声腔截面半径,ν是声速,H是热功率密度;L*是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感;C*是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容;μ是介质的动力粘度;κ是介质的导热系数;Cp是气体的等压绝热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76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C电路板加工用高精度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焊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