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蜡基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和石蜡基渣油的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7335.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1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聂鑫鹏;戴立顺;牛传峰;刘涛;邵志才;邓中活;施瑢;任亮;赵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8/00 | 分类号: | B01J8/00;C10G4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蜡 渣油 加氢 处理 催化剂 配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蜡基渣油加氢处理领域,公开了石蜡基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和石蜡基渣油的加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石蜡基渣油加氢装置中装填两种以上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其中,沿物流方向,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依次包括至少一种加氢脱金属催化剂以及任选装填的至少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不同种类的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总酸量沿物流方向逐渐降低,以及Lewis酸占总酸的比例逐渐增加,而Bronsted酸占总酸的比例逐渐减小。本发明的级配方法能够有效延长石蜡基渣油加氢装置的运转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蜡基渣油加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蜡基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和一种石蜡基渣油的加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即为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渣油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除去渣油中的硫、氮、重金属等有害杂质,将渣油部分转化为汽油和柴油,剩余的部分为催化裂化等技术提供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具有工艺成熟、操作简单和产品质量好等优点,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渣油加氢技术。但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的操作周期比较短,目前一般为一年到一年半之间。反应器压降是制约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操作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石蜡基原油的特点是相对密度较小,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含胶质较少。原油的特性因数大于12.1。这种原油生产的汽油辛烷值低,而由此获得的柴油的十六烷值较高,润滑油的黏度指数较高,适用于生产优质石蜡等。而石蜡基渣油具有分子量大,粘度高、胶体稳定性差等特点。在渣油加氢反应装置前部,由于石蜡基渣油分子量大、粘度大,液体流动分布不均匀,影响反应效果;同时气路循环不畅,造成循环压缩机喘振。装填脱硫脱残炭催化剂的反应器温度较高,胶体等组分过多转化,容易造成沥青质析出,导致后部脱硫脱残炭催化剂孔道堵塞,引起反应器压降升高,大大降低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
目前对石蜡基渣油的加氢加工没有较好的方法。
CN105567312A公开了一种催化剂的级配方案,将催化剂级配方案与Lewis酸和Bronsted酸进行调整,渣油加氢处理装置中沿物流方向依次装填加氢保护催化剂、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加氢脱硫催化剂、加氢脱氮催化剂,沿物流方向,Lewis酸占总酸的比例逐渐减少,Bronsted酸占总酸的比例逐渐增大。通过这种级配方案显著提高脱氮率。
然而,石蜡基渣油分子量大,在前部反应区较难裂解,导致渣油分子不能进入后部加氢反应器装填的催化剂孔道内发生加氢反应;同时后部反应区沥青质容易析出。因此,采用CN105567312A提供的催化剂级配方法并不适合处理石蜡基渣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加工石蜡基渣油时存在的装置运转周期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石蜡基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级配方法以及应用该级配方法加氢处理石蜡基渣油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石蜡基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级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石蜡基渣油加氢装置中装填两种以上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其中,沿物流方向,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依次包括至少一种加氢脱金属催化剂以及任选装填的至少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不同种类的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总酸量沿物流方向逐渐降低,以及Lewis酸占总酸的比例逐渐增加,而Bronsted酸占总酸的比例逐渐减小。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石蜡基渣油的加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石蜡基渣油引入至含有催化剂的石蜡基渣油加氢装置中进行加氢处理,所述石蜡基渣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剂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级配方法进行装填。
本发明提供的石蜡基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级配方法能够有效吸附石蜡基渣油中的更多金属,并且能够更大程度地裂解大分子的石蜡基渣油分子,减缓积炭,有效延长石蜡基渣油加氢装置的运转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7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精量配送器
- 下一篇:丁烷脱氢工艺防超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