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微结构之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7150.5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炤彰;游承凡;赖昶顺;侯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炤彰 |
主分类号: | B29C45/77 | 分类号: | B29C45/77;B29C45/78;B29L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组件 微结构 成形材料 制造 结晶温度区间 充填阶段 模穴 填入 侦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微结构之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侦测成形材料的结晶温度所在的结晶温度区间,以使成形材料于充填阶段充分地填入于模穴中,以快速地制造较大面积之具有微结构的光学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微结构之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半导体产业、电子以及医学等各领域蓬勃发展,使得电子产品(例如是具有光学组件的产品)朝向轻薄短小之积体化与微小化的发展。光学组件的尺寸精度已朝向次微米等级发展,微射出成形之具有微结构的光学组件可应用在农药残留、水质、空气质量以及紫外线密度等检测。光学应用于色彩匹配与管理(Color Matching andManagement)、反射测量以及生物医学量测等应用。
在一现有技术中,光学组件的材料选择使用高分子塑料材料,其原因为高分子塑料材料拥有较低的成本、机械特性应用广泛、以及可加工性高,故许多通讯器材及医疗器材所使用的材料逐渐被高分子塑料材料取代。例如微型光谱仪应用逐渐迈向成本低、体积小以及效能高之需求,其中微型光谱仪核心技术为反射式光学组件,提供聚焦与色散(Dispersing)的功能。上述之各种应用的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通常以微机电系统(MEMS)制程之深反应式离子蚀刻(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DRIE),或是以半导体制程之湿式蚀刻法制造所述光学件,但其成本较高且受限于所述光学组件的面积尺寸,即不易制造大面积的光学组件。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式的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结构之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侦测成形材料的结晶温度所在的结晶温度区间,以使成形材料于充填阶段充分地填入于模穴中,以制造较大面积之具有微结构的光学组件。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结构之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侦测成形材料的结晶温度所在的结晶温度区间,以快速地制造较大面积之具有微结构的光学组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具有微结构之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微结构之光学组件的射出成形装置,所述射出成形装置包括一固定结构、一固定侧模仁、一可动结构、一压力传感器以及一压电致动器,所述可动结构设有活动侧模仁,所述活动侧模仁与所述固定侧模仁相对地设置,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当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可动结构闭合锁模时,所述固定侧模仁与所述活动侧模仁形成一模穴;(b)将一成形材料通过所述模穴的侧边进浇,以填入所述成形材料至所述模穴,并且所述活动侧模仁对所述成形材料进行一射压步骤;(c)以所述压力传感器感测所述模穴的压力,并且输出一压力感测讯号;(d)以一温度传感器感测所述模穴内所述成形材料的一制程温度,并且输出相对应所述制程温度的一温度感测讯号;以及(e)当所述压力感测讯号小于所述模穴的一峰值压力,并且当所述成形材料的表面凝固层相对应的所述温度感测讯号处于所述成形材料的一结晶温度区间之内时,以所述压电致动器往复推动所述活动侧模仁,通过所述活动侧模仁沿着一预定方向往复振动,并且在步骤(a)至(e)的充填阶段将所述成形材料充填至所述模穴内,以形成具有微结构之光学组件,其中所述结晶温度区间定义为包括所述成形材料的结晶温度之温度区间,所述表面凝固层邻接所述模穴的模壁并且所述表面凝固层依据所述结晶温度区间以由所述成形材料接触所述模穴的模壁的瞬间形成热交换所产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测讯号在所述成形材料的所述结晶温度区间之内,并且所述成形材料的黏度介于50至200克/公分·秒(g/(cm·sec))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测讯号在所述成形材料的所述结晶温度区间之内,并且所述成形材料的体积收缩率介于0.5至0.8毫升/克(cc/g)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测讯号在所述成形材料的所述结晶温度区间之内,并且所述成形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零且小于1×10-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形材料为液晶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炤彰,未经陈炤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7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空调外机底盘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橡胶料挤出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