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6987.8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安德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溃疡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口腔溃疡为临床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其特征表现为口舌溃烂、疮疡、口疮灼热疼痛,在唇内侧、舌头等部位发生率较高,轻者可自愈,病情严重且发病时间较长者常反复发作。临床上口腔溃疡治疗方法以含漱、外敷硼酸液、小苏打及双氧水等为主,目前已有学者应用康复新液、升麻黄连汤治疗口腔溃疡,但效果往往不理想,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因而口腔溃疡尤其是难治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历来是临床关注焦点。口腔溃疡在历代医著中被称为“口破”、“口疡”、“口舌生疮”、“口糜”等,古代医家多认为口疮病机为脾胃功能失常,热毒淤积,熏蒸口舌,痰饮遏阻、酿热化火则致本病,因而中医主张从痰、火论治本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芩10-12份、甘草6-8份、干姜6-8份、菖蒲8-10份、旋复花8-10份、姜半夏8-10份、姜竹茹8-10份、茯苓8-10份、青黛3-5份、蛇莓3-5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芩11份、甘草7份、干姜7份、菖蒲9份、旋复花9份、姜半夏9份、姜竹茹9份、茯苓9份、青黛4份、蛇莓4份。
上述中药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口服剂、胶囊、丸剂、片剂。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中药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各原料发挥协同作用既可以补脾益气,又可以清热解毒,清中有补,补中有清,达到扶正和祛邪双重目的,对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近期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芩10份、甘草6份、干姜6份、菖蒲8份、旋复花8份、姜半夏8份、姜竹茹8份、茯苓8份、青黛3份、蛇莓3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芩11份、甘草7份、干姜7份、菖蒲9份、旋复花9份、姜半夏9份、姜竹茹9份、茯苓9份、青黛4份、蛇莓4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芩12份、甘草8份、干姜8份、菖蒲10份、旋复花10份、姜半夏10份、姜竹茹10份、茯苓10份、青黛5份、蛇莓5份。
临床疗效:
一般资料:选取2014.2-2016.10收治的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均表现为:口腔溃疡表浅、边缘整齐,有黄白色纤维素渗出,溃疡周围可见黏膜充血水肿,覆盖黄色分泌物,主诉口疮处灼痛,数周甚至数月反复发作,后经病理检查等确诊;
治疗方法: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配方的中药,口服剂,每次150ml,每日两次,用药后30min内不可进食或进水,连续服用15天。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口腔黏膜病学》中口腔溃疡诊断标准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口腔黏膜无异常,溃疡完全愈合,溃疡面积缩减95%以上,显效:口腔黏膜基本愈合,溃疡面积缩减75%-95%,有效:口腔有0-1个小于1cm2的溃疡,程度较轻,溃疡面积缩减60%-75%,无效:口腔溃疡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疗效:痊愈17例,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安德,未经周安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