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包肉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6677.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海龙 |
主分类号: | A23L13/40 | 分类号: | A23L13/40;A23L1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食用油 配比 食品加工 白糖 淀粉 猪肉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方法,尤其涉及锅包肉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包肉的制作方法,把猪肉和白糖、食用油、淀粉等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炸、炒等工序制成,制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尤其涉及锅包肉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锅包肉,又名“锅爆肉”,是东北名菜之一,其用里脊猪肉和淀粉,过火油炸两遍而成,一炸熟,二炸色,外脆里嫩、酸甜可口,出锅时浇汁并着以香菜点缀。
菜肴一般都讲究色香味俱全,惟此菜还要加个“声”,即咀嚼时,应发出类似吃爆米花时的清脆声音,这是酥脆的标志。此菜由哈尔滨道台府菜创始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创作,将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迎合了外国来宾的口味,这也使哈尔滨成为这一菜肴的起源地。郑兴文本意是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可能是历史演变或者洋人在点菜的时候发音模糊,到现在就被叫成“锅包肉”了。锅包肉流传至今,已经是四代相传,它不仅是一种美食,也传承了一种文化,并以其自身经历见证着哈尔滨的百年历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尤其涉及锅包肉的制作方法。
1、将里脊肉切成2mm的厚片,用盐,魏婧,料酒拌匀腌制;
2、糖:醋=4:3的比例混合均匀(口味偏甜,喜欢偏酸口味的可调整糖醋比例),滴两滴老抽调匀;
3、蒜葱姜切末,青红椒切丝,香菜洗净;
4、淀粉加少许水调成稠糊,拌入腌制的肉片,让肉片挂糊均匀;
5、热锅放油,将挂糊的肉片炸至金黄捞出;
6、炒锅内放油爆香蒜末,再次放入炸好的肉片炒匀,倒入第2步的料汁和葱姜、青红椒丝快速翻炒均匀,出锅装盘,洒入香菜拌匀。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
1、将猪里脊肉改刀约成6cm长、4cm宽、0.3cm厚的肉片。
2、腌制切好的肉片,水淀粉调成稠糊。
3、将淀粉、白糖、醋勾芡成汁。
4、姜丝5g左右,葱20g左右,香菜10g左右,切丝备用。
5、油烧至7分热,然后将腌制好的肉片与稠糊拌匀,逐一入锅,炸至颜色金黄捞出,敲掉水淀粉碎渣;再次将炸过的里脊肉放入烧热油锅里,炸至外酥里嫩。
6、把姜丝、葱丝放入锅内爆炒,然后将炸好里脊肉放和勾芡好的汁倒入锅内,翻拌起锅后装盘。
实施例2、
1、将里脊切3mm厚片挂水淀粉稠糊;
2、把调料调汁备用;
3、将炒锅放油烧制7成热,逐片把里脊放入炒锅里炸至金黄,外焦里嫩,捞出;
4、在锅内加底油,放入辅料爆炒,放入炸好的里脊,迅速放入调味汁炒均。
特点;酸甜适口,外焦里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海龙,未经孙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猪肚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艾草扒鸡的配方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