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6239.X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顾怡文;沈惠新;丁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H01H9/2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转换开关 操作 机构 |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电磁铁系统、连杆和用于驱动自动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的传动板,所述的电磁铁系统通过连杆带传动板转动,操作机构以第一方向运动并越过机构死点位置,使动触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操作机构以第二方向运动并越过机构死点位置,使动触头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机构还包括一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操作机构从第一方向越过机构死点位置后防止操作机构从第二方向返回过机构死点位置。能有效提高自动转换开关动作的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主要用于监测电源电路,并控制开关动作,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到另一个电源,从而保证负载供电的连续性。由于人们对供电连续性要求的日渐提高,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性能及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市场上采用励磁性操作机构的自动转换开关,主要包括操作机构和触头系统,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分设在动触头两侧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动触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动触头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静触头接触闭合,第一电源接通;动触头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二静触头接触闭合,第二电源接通。操作机构内部具有驱动动触头动作的正反转旋转机构,由一个动力源例如电磁铁系统驱动,动触头从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的运动过程或者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运动过程是通过电磁铁吸合与弹簧释放后的推力,并利用惰轮(可以设置在操作机构内或设置在动触头上或利用操作机构和动触头本身具有的转动轮结构)的转动惯性来完成。上述操作机构通常存在以下问题:机构利用惰轮惯性甩过机构死点位置(动铁芯、连杆、驱动盘位于一直线位置)后,由于惰轮运动速度较快,电磁铁释放速度较慢,使电磁铁对惰轮形成牵制,从而使惰轮出现急停现象,并在冲击力作用下出现反转,导致电磁铁释放后,无法按原轨迹动作,最终导致开关合分闸失败,无法完成正常的切换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能防止操作机构从第一方向越过机构死点位置后防止操作机构从第二方向返回过机构死点位置,并且结构简单,提高自动转换开关动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电磁铁系统、连杆和用于驱动自动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的传动板,所述的电磁铁系统通过连杆带传动板转动,操作机构以第一方向运动并越过机构死点位置,使动触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操作机构以第二方向运动并越过机构死点位置,使动触头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换,所述的操作机构还包括一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操作机构从第一方向越过机构死点位置后防止操作机构从第二方向返回过机构死点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与传动板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板、锁止装置和弹簧,所述的第一驱动板在外沿上设有作用面,所述的作用面包括一止挡面,所述的锁止装置包括一第一锁止轴,操作机构以第一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的第一锁止轴在弹簧的作用下压紧作用面,并沿作用面动作,当操作机构从第一方向越过机构死点位置后,第一锁止轴到达与止挡面配合的锁定位置,防止操作机构从第二方向返回过机构死点位置;操作机构以第二方向运动过程中,第一锁止轴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在与作用面分离的解锁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板的作用面在沿操作机构运动的第一方向上,依次设有滑动面和支撑面,其中滑动面在第一驱动板上的径向距离大于支撑面在第一驱动板上的径向距离,且前述的止挡面位于所述的滑动面和支撑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板的作用面上还设有解锁面,所述的滑动面、止挡面、支撑面和解锁面在沿操作机构运动的第一方向上依次布置,所述的解锁面用于推动第一锁止轴运动至第一锁止轴与作用面分离的初始位置,并由弹簧驱动第一锁止轴运动至解锁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2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