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06182.3 申请日: 2017-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7771613B 公开(公告)日: 2019-05-24
发明(设计)人: 胡惠萍;刘远超;谢意珍;莫伟鹏;熊卫萍;夏凤娜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01G18/00
代理公司: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代理人: 张钇斌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先***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菌种 栽培 人工栽培 生产种 栽培培养基 保藏 试验研究 栽培管理 栽培料 母种 原种 制备 接种 制作 成功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用途,所述黄褶裸伞新菌种为黄褶裸伞Gymnopilus luteofolius HMGIM‑X12008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212。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将分离母种后,制备原种,制作生产种,将生产种接种到栽培料后,进行栽培管理。经过发明人反复试验研究,摸索得到了适合于本发明所述黄褶裸伞新菌种的栽培培养基和栽培方法,可成功实现黄褶裸伞的人工栽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和用途。

背景技术

据报道,目前存在于地球上的大型真菌约为150000种,已经为人们所知的不超过10%,除了我们大家熟知的香菇、木耳、平菇等食用菌,灵芝、虫草等药用菌外,还有大量的大型真菌的丰富资源亟待科研工作者去揭示与利用。

我国野生菌种类繁多,绝大多数野生菌是可以被人们采集和食用的,有些种类是有毒的,不能直接食用,但是可以提取其中的毒素作为人或动物的药物,或者作为杀虫剂等进行开发。有些野生菌种类子实体坚硬,无法被人直接食用,但是可以利用它们来生产各种有用的酶,用于生产纤维素或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有些种类是松树、桦树、栎树等树木的共生菌,可以利用他们来繁育树苗,提高幼苗的栽培成活率。

虽然野生菌数量众多,目前能人工栽培的仅占不到3.4%,绝大多数都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野生菌驯化研究仍具很大潜力,其中不乏质地优良,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的种类。开展野生菌的驯化工作,不仅可以增加市场食药用菌种类,促进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裸伞属Gymnopilus是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的一类大型真菌,该属内许多品种具有毒性,我国已报道的橘黄裸伞Gymnopilus spectabilis、绿褐裸伞Gymnopilus aeruginosus、条纹裸伞Gymnopilus liquieiriae、储黄裸伞Gymnopilus penetrans、杉木黄裸伞Gymnopilus picrina等均为有毒种类,中毒类型多为胃肠炎型或神经精神型。研究表明,裸伞含有裸盖菇素,它是一类具神经致幻作用的神经毒素,含裸盖菇素的蘑菇在墨西哥等地的土著人的某些宗教仪式中使用了数百年。裸盖菇素的毒理作用机制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通常认为它首先进入血液循环,再到达神经系统,然后激活5-羟色胺受体而引起神经兴奋作用。裸盖菇素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引起神经兴奋、致幻,严重的出现心动过速、瞳孔放大、排尿困难,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在裸伞属中研究得较多的是橘黄裸伞。橘黄裸伞(Gymnopilus spectabilis(Fr.)Sing.),中文俗称“大笑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报道,橘黄裸伞是一种有毒的蘑菇,误食后可引起头眼昏花、如醉酒者步态不稳,轻者轻狂大笑,重者昏迷甚至死亡。此外,橘黄裸伞中的苦味成分还具有神经兴奋和抗肿瘤作用。从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橘黄裸伞子实体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发现了许多结构新颖并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化合物。曾有研究报道表明,黄褶裸伞Gymnopilus luteofolius是一种有希望对伐木厂受污染土壤进行生物降解的真菌。

在人工驯化方面,包海鹰等人首次实现对该菌株的驯化栽培,结果表明:橘黄裸伞能在麦麸、锯末、石膏、石灰,且不添加多菌灵的培养料上长出子实体,从接种到现原基时间为6个月。橘黄裸伞是一种可以实现人工栽培的菌物,但因周期长、子实体产量低等因素,目前尚未进行商业化栽培。

鉴于裸伞属的有毒品种较多,而目前对黄褶裸伞的研究几乎为空白,针对它的野生菌种进行人工驯化研究及功能方面进行研究,提供黄褶裸伞的菌种及栽培方法,对于野生食用菌的应用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褶裸伞新菌种及其栽培和用途。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