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氟磷酸盐基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5021.2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焦蒙蒙;徐钦峰;杨传路;刘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6 | 分类号: | C09K1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64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紫外 激发 磷酸盐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氟磷酸盐基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化学组成式(Sr1‑0.02‑xEu0.02Mnx)6Lu2Na2P6O24F2,按化学组成式称取相应的化合物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其中F元素过量10%~50%,进行均匀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在还原气氛下,在温度900~1300℃,焙烧1~10小时,得到荧光粉;将得到的荧光粉再经过研磨分散后,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铕锰共掺杂氟磷酸盐基荧光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荧光粉的激发光谱范围较宽,发光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荧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氟磷酸盐基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固态光源白光LED具有转换效率高、寿命长、无污染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白光LED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彩色显示器、交通信号灯、景观照明等领域,同时在室内照明领域有望取代各式灯泡和荧光灯而成为新一代通用照明光源,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白光LED可通过芯片与荧光粉组合得到,目前,市场上主要以“蓝光芯片与YAG:Ce黄光荧光粉”组合为主。但是,该种组合方式获得的白光LED由于缺乏红光成分而具有显色性低,相关色温高的缺点。伴随紫外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近紫外芯片+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组合方式获得的白光LED因发光性质优良,获得广泛关注和研究。因此,与近紫外芯片相匹配的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氟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具有原料成本、合成条件简单、发光效率高等优点,但目前白光LED用稀土离子掺杂的氟磷酸盐基发光材料则报道较少,因此,针对氟磷酸盐基荧光粉,以得到能与近紫外LED相匹配的荧光粉是LED用发光材料面临的重要课题,相关发光材料的发展对工业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氟磷酸盐基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目前获得的白光LED由于缺乏红光成分而具有显色性低,相关色温高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氟磷酸盐基荧光粉化学组成式为:(Sr1-0.02-xEu0.02Mnx)6Lu2Na2P6O24F2,其中,0.03≤x≤0.05。
进一步,x取值范围为0.03≤x≤0.05。
本发明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氟磷酸盐基荧光粉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化学组成为:
(Sr1-0.02-xEu0.02Mnx)6Lu2Na2P6O24F2,其中,0.03≤x≤0.05;
(2)按化学组成式称取相应的化合物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其中F元素过量10%~50%,进行均匀混合;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还原气氛下,在温度900~1300℃,焙烧1~10小时,得到荧光粉;
(4)将步骤(3)得到的荧光粉再经过研磨分散后,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铕锰共掺杂氟磷酸盐基荧光粉。
进一步,步骤(3)中还原气氛为H2和N2混合气体的反应气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5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