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装配机上的手柄组件组装装置以及断路器下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4126.6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泰;倪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深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6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宏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8 | 代理人: | 戴伟洲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装配 手柄 组件 组装 装置 以及 壳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装配机上的手柄组件组装装置,所述断路器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扭簧包括内圈以及从内圈两端向外侧伸出的自由端,所述扭簧以及手柄设置于下壳体中,所述手柄组件组装装置包括扭簧组装系统以及手柄组装系统,所述扭簧组装系统包括扭簧进料单元,将扭簧从扭簧进料单元转移至断路器上的扭簧夹取单元,驱动扭簧夹取单元运动的驱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成型以及快速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装配断路器手柄组件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但是现有的对断路器的装配最多的是采用人工手动在装配线上进行装配,这样的装配方式不仅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在装配成品上也会经常出错,导致良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装配小型断路器流水线上使用的手柄组件组装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断路器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扭簧包括内圈以及从内圈两端向外侧伸出的自由端,所述扭簧以及手柄设置于下壳体中,所述手柄组件组装装置包括扭簧组装系统以及手柄组装系统,所述扭簧组装系统包括扭簧进料单元,将扭簧从扭簧进料单元转移至断路器上的扭簧夹取单元,驱动扭簧夹取单元运动的驱动单元。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由于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本体以及扭簧,通过扭簧与手柄本体的自动组装系统,达到取代手动装配的技术效果。而扭簧组装系统又包括扭簧进料单元,扭簧夹取单元以及驱动单元,通过这一系列的自动单元设置,将从扭簧原料到扭簧装配一条生产线就可完成自动装配的技术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组装系统还包括将扭簧的自由端进行弯折的扭簧装配单元,所述扭簧夹取单元包括第一机械手以及夹取放置件,所述扭簧装配单元包括第二机械手以及扭簧装配件,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同时将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二机械手进行横向位移的横向驱动端,同时将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二机械手进行竖向位移的竖向驱动端,所述夹取放置件包括扭簧放置槽,所述扭簧放置槽与扭簧进料单元相互连接,所述扭簧进料单元为第一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与扭簧放置槽运输连接,所述扭簧可通过第一振动盘输送至扭簧放置槽内,所述扭簧装配件包括扭簧装配柱,所述第一机械手可将扭簧从扭簧放置槽转移至扭簧装配柱上,所述扭簧装配柱包括固定限位模块以及转动模块,所述扭簧放置于转动模块上,其中一端自由端与固定限位模块相抵靠,并且转动模块带动扭簧进行转动,所述第二机械手可将扭簧装配柱中取出放置于下壳体中。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由于扭簧在原料状态下其两个自由端并不是在断路器中所需要的那种弯折角度,所以在手动装配线上通常也会带有折弯的步骤,所以组装系统包括扭簧装配单元以及扭簧夹取单元,通过扭簧夹取单元将扭簧从振动盘中夹出,再放置到转动模块上,利用转动模块以及固定限位模块将自由端进行旋转,达到装配时需要的扭簧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驱动端包括气缸,横向移动轴,以及横向移动轨道,所述气缸驱动横向移动轴在横向移动轨道上进行横向滑移,所述横向移动轴分别与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二机械手固定连接。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所述气缸驱动横向移动轴进行横向滑移,从而推动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二机械手横向滑移同时位移,起到同时将两个扭簧进行操作的技术效果。第一个扭簧通过第一机械手从进料单元夹持到扭簧装配柱上进行旋转,而第二机械手则从扭簧装配柱上夹持到断路器下壳体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驱动端包括气缸,竖向连接块以及竖向移动轨道,所述气缸驱动竖向连接块在竖向移动轨道进行竖向滑移,所述竖向连接块分别与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二机械手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深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深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4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