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活IC卡上的芯片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2893.3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一;李京宣;张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活 ic 芯片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活IC卡上的芯片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IC(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卡以其固有的信息安全、便于携带等优点,在身份认证、银行、电信、公共交通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IC卡的操作方式都是通过与外界终端连接,使IC卡上的芯片上电激活,然后IC卡上的芯片的操作系统开始与外接终端进行正常的业务交互,在IC卡上的芯片上电直到下一次上电期间,IC卡上的芯片的操作系统始终保持激活状态。
虽然,IC卡上的芯片的操作系统使用了基于国际标准的安全算法以及其自身的防攻击方法,来保证IC卡上的芯片中数据的安全性,但是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拥有更强大运算能力的计算机,若IC卡上的芯片的操作系统长时间处于激活状态,则可能使IC卡容易被破解,降低了IC卡的持卡安全系数,同时还会对用户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活IC卡上的芯片的系统,提高了IC卡的持卡安全系数及破解难度,进一步保证了IC卡上的芯片中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财产安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激活IC卡上的芯片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活IC卡上的芯片的系统,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设合法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发送激活信号,若否,发送失效信号;
芯片激活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激活信号后控制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激活,当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的激活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失效;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失效信号后控制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失效。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
相应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指纹识别信息。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为虹膜识别模块;
相应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虹膜识别信息。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为声音识别模块;
相应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共振峰识别信息。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用于当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的激活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时,发送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激活IC卡上的芯片的方法,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设合法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发送激活信号,若否,发送失效信号;
芯片激活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激活信号后控制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激活,当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的激活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失效;在接收到所述失效信号后控制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失效。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
相应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指纹识别信息。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为虹膜识别模块;
相应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虹膜识别信息。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为声音识别模块;
相应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共振峰识别信息。
优选的,所述芯片激活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激活信号后控制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激活之后,当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的激活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失效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芯片的操作系统的激活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时,发送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活IC卡上的芯片的系统,包括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用户的预设合法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发送激活信号,若否,发送失效信号;芯片激活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激活信号后控制芯片的操作系统激活,当芯片的操作系统的激活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芯片的操作系统失效;还用于在接收到失效信号后控制芯片的操作系统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2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