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02432.6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援;简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继援;简国祥 |
| 主分类号: | B32B7/06 | 分类号: | B32B7/06;B32B7/1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孟湘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性基材 贴膜片 第一表面 贴膜层 重复 第二表面 高温烘烤 固化过程 附着 黏合 | ||
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包括一软性基材,该软性基材具有第一及第二表面;第一贴膜层,系黏附着于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其特征为该第一贴膜层藉由至少一次的高温烘烤固化过程黏合至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以形成该重复黏贴膜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黏贴膜片结构,特别是一种至少一次高温制作的重复黏贴使 用之膜片结构。
背景技术
按,习知之市售贩卖的可重复黏贴之膜片结构,不论用于一般家庭或是各种 商业用途,其主要功能为提供在用于在各种不同表面(如墙面、磁砖、玻璃等) 提供黏贴功能或是连接各种吊挂对象等,其中在各种表面上结合通常以各种黏胶 作为黏贴之方式,上述号称可重复黏贴膜片产品在需要调整位置或是更换时,往 往在黏贴之表面留下残余之黏胶,造成清理与美观上的问题,因此业界上发展出 许多号称可多次重复黏贴且不造成残留之黏贴表面,作为提供使用者更方便、简 易操作之产品,例如以美商3M生产的重复黏贴胶带、易撕型胶带、惰性胶等商 品,然而,就多数市售重复黏贴胶带或重复黏贴膜片所采用的胶剂而言,通常在 使用上并无法达到反复黏贴使用的功效,且容易在已黏贴的表面留下残余之黏胶, 或者一旦被黏贴使用过后,其胶材黏性即大幅丧失并无法达到重复再使用,因此习知的重复黏贴膜片除了造成清理与美观上的问题之外,可适合使用的范围亦受 到相当大局限。
如先前技术如一中国台湾公告专利M411441号所揭露之重复贴壁布,该结构 为一布片层结合一弹性树酯胶层结合而成,其布片层可为各种天然纤维或人造纤 维等布料,配合该弹性树酯胶层,使其可无数次重复贴于任何位置,可随时撕离 并变换黏贴位置,具有美观与装饰效果等。不过由于现有技术中该布片层需要藉 由热熔胶、压克力胶或虫胶等辅助才能与弹性树酯胶层结合,其两层结构结合上 较为不易,同时布片装饰图案依不同布料材质也有所差异,在选择上有相当之限 制,因此针对可重复黏贴之对象结合强度与结构,仍有更进一步发展与改进之空 间。
一习知中国台湾专利TW 200948925号「拉伸可撕下黏胶」,3M生产的一种 拉伸可撕下黏胶制品包括第一及第二相对主表面及一拉片,且该第一主表面及该 第二主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之至少一部分为黏附性的。该黏胶制品具有如垂直于由 一在拉伸撕下过程期间施加于该拉片之拉伸撕下力界定的轴而量测之一横截面 积,该横截面积具有一界定之宽度与厚度比,且该黏胶制品可具有至少约90% 之一可见光透射率及不大于5%之一混浊度,前案必须要保留一拉片的面积,而 且黏贴作用为一般双面黏胶使用不能再次重复黏贴使用。
再如习知美国专利US 20070020474号所述之一种双面黏着薄膜,该薄膜包 括一支持薄膜、一第一黏着剂层系积层于该支持薄膜的一面,以及一第二黏着剂 层系积层于该支持薄膜的另一面,其中该第一黏着剂层及该第二黏着剂层的硬化 后之玻璃转移温度小于等于100℃。因此该第一黏着剂层与该第二黏着剂层系呈 现为胶状,黏贴后不易进行剥离,且不具有重复黏贴之特性,另一缺点为黏着剂 层为胶状且该黏着剂层之玻璃转移温度一定要小于等于100℃,亦即该黏着剂层 在高温状态超过100℃时该黏着剂层胶状立即凝固为硬化不具黏着性。
有鉴于上述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 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之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利用简单材料 的及结构设计,可使本发明达到具有重复黏贴使用之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即在设计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其特征为利用第一贴 膜层藉由至少一次的高温烘烤固化过程黏合至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并利用该 第一贴膜层达到重复黏贴使用的功效。
本发明之另一主要目的,即在设计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其中利用第一贴膜层 经至少一次的高温烘烤固化过程后,在该第一贴膜层表面上产生具有复数个微气 泡结构,该微气泡结构如同具一真空吸盘功能,当该微气泡结构与其他表面进行 黏贴时以提升该重复黏贴膜片之表面张力,并达到重复黏贴使用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继援;简国祥,未经张继援;简国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2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