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法制备电沉积钴活性炭阳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02357.3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华;高梦洋;林青霞;赵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C25D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法 制备 沉积 活性炭 阳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步法制备电沉积钴活性炭阳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顶壁设置有参比电极插孔和对电极插孔,侧壁上设置有侧壁孔的沉积容器的侧孔上设置泡沫镍,泡沫镍连接有镍丝;向所述沉积容器内加入硝酸钴水溶液;将参比电极插入参比电极插孔内,将对电极插入对电极插孔内;将镍丝、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沉积,将一侧进行了沉积的泡沫镍取出,自然风干;(2)取活性炭粉末与无水乙醇混合,超声搅拌,滴加60%聚四氟乙烯乳液,超声搅拌混匀,水浴加热,得到泥状混合物,平铺在泡沫镍进行沉积的一侧,用辊压机压,自然风干,得到电沉积钴活性炭阳极。本发明的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所需设备少、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一步法制备电沉积钴活性炭阳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工业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新能源的开发越来越迫切。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效、环保的替代能源,近年来燃料电池备受关注。碳水化合物是高能量密度的氢载体之一,具有解决储氢问题的潜力,其中葡萄糖尤其备受关注。葡萄糖燃料电池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直接的葡萄糖碱性燃料电池(DGAFC),微生物燃料电池(MGFC)、葡萄糖和酶葡萄糖燃料电池(EGFC)。与MGFC和EGFC相比,DGAFC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DGAFC相当耐用,结构简单。然而,成本高、金属催化剂易中毒和低反应动力学这三大问题阻碍了DGAFC的发展。
在燃料电池的电极制备中,常常会采用掺杂金属催化剂的方式来提升电极性能,但往往催化剂的制作步骤繁杂且不易控制,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相比于催化剂掺杂的方式,运用电沉积的方式,可以通过将电极浸泡在金属盐溶液中进行电镀,迅速在电极上沉积出所需要的金属,得到与电极结合牢固、致密的、能够实用的沉积层。
金属钴自从被发现以来,因为其廉价易得、耐腐蚀、强磁性、熔点高等特点广泛应于各种电化学催化实验中。钴的冶炼基本采用湿法冶炼技术,而其中电沉积钴是湿法冶炼提取钴的重要部分。在含钴的电极研究中,过去常常采用铅基合金阳极、石墨阳极或惰性钴合金阳极,但这几类阳极存在过电位高、易腐蚀且污染阴极产品等缺点。因此,减少钴被腐蚀的可能性、制备高性能不溶性阳极的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关心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步法制备电沉积钴活性炭阳极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步法制备电沉积钴活性炭阳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顶壁设置有参比电极插孔和对电极插孔,侧壁上设置有侧壁孔的沉积容器的侧孔上设置泡沫镍,泡沫镍连接有镍丝;向所述沉积容器内加入0.05M~0.2M的硝酸钴水溶液100ml~500ml;将参比电极插入参比电极插孔内,将对电极插入对电极插孔内;将镍丝、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使沉积电压为-0.6V~-1.2V,沉积600s~1200s,将一侧进行了沉积的泡沫镍取出,自然风干;
(2)称取活性炭粉末1~2g与无水乙醇20~40ml混合,超声搅拌25~30min,滴加0.5~1g的60%聚四氟乙烯乳液,超声搅拌25~30min混匀,在70~90℃的水浴中加热20~30min,得到泥状混合物,平铺在泡沫镍进行沉积的一侧,用辊压机压至厚度为4~6mm,自然风干,得到电沉积钴活性炭阳极。
优选地,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对电极为铂丝。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方法生产工艺简单、不需要价格高昂的贵金属或电子传递体、生产效率高、所需设备少、成本低,适合小规模或大规模生产;
2.在三维结构的泡沫镍网上电沉积钴,能够充分发挥泡沫镍三维立体结构表面积大的特点,也能让压在泡沫镍上的活性炭与沉积的钴充分接触,增强电极的导电性和催化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2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