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癌药物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2210.4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春;胡耕;李麒;刘殿卿;王昊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5/48 | 分类号: | C07D215/48;C07D215/20;C07C269/04;C07C27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癌 药物 乐伐替尼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癌药物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图1所示化合物对氨基水杨酸为起始原料来合成乐伐替尼。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且无需特殊反应的设备,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所用原料和试剂容易从市场购得,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合成周期短,从而更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乐伐替尼。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仅合成效率高,而且合成的乐伐替尼的纯度也很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癌药物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乐伐替尼是由日本卫材公司研发的,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肾癌、神经胶质瘤、肝癌、卵巢癌等实体瘤,已于2015年2月获FDA批准上市。化学名为4-[3-氯-4-(环丙胺基羰基)氨基苯氧基]-7-甲氧基-6-喹啉甲酰胺,分子式为C21H19ClN4O4,相对分子量为426.85,化学结构式为:
乐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酶抑制剂,具有新颖的结合模式,除抑制参与肿瘤增殖并与其他促血管生成和致癌信号通路相关的TRTk外,还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的激酶作用,选择性抑制其活性。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首个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乐伐替尼是一种重磅药物,年销售额有望达十亿美元。乐伐替尼不仅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治疗肝癌、肾癌、皮肤癌等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乐伐替尼将实现更大的药用价值。
现有技术中包括一种通过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与1-(2-氯-羟基苯基)-3-环丙基脲反应合成了乐伐替尼,具体如下所示:
此路线虽然能合成乐伐替尼,但是合成过程中使用了具有一定毒性的氯甲酸苯酯,氯甲酸苯酯不仅具有高毒性,且不易在市场上购得,制备也较复杂,而且该路线在后续的反应中会产生毒性较大的苯酚;此外此路线未对氨基和羟基进行保护,会产生一些杂质影响产品分离提纯。
现有技术中还包括一种以4-氨基-3-氯苯酚为原料,经与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对接,再与氯甲酸苯酯发生酰化反应,最后与环丙胺反应得到乐伐替尼,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此法合成了乐伐替尼,但合成过程也使用了氯甲酸苯酯,极大的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
本专利对乐伐替尼合成工艺及路线重新进行了设计,以乐伐替尼中间体(1)和乐伐替尼中间体(2)为原料合成乐伐替尼,并对乐伐替尼中间体(1)和乐伐替尼中间体(2)的合成工艺及路线重新进行了设计。
现有技术中在抗癌药物Lencatinib的合成中报道了以2-甲氧基-4-氨基苯甲酸甲酯和邻氯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与麦氏酸对接后经合环、氯代及氨解制得7-甲氧基-4氯-喹啉-6-甲酰胺(乐伐替尼中间体(1));具体如下所示:
该路线虽能成功合成乐伐替尼中间体(1),但产品收率不高且合成路线比较长,中间体A不稳定易分解,操作繁琐。
现有技术中还报道了以对氨基苯磺酸为初始原料,经过重氮反应,滴加至间氯苯酚水溶液中,过滤取滤液,用有机溶剂冲洗滤饼,合并有机相,纯化得到4-氨基-3-氯苯酚,再对4-氨基-3-氯苯酚进行氨基保护制得乐伐替尼中间体(2)其合成路线如下:
该方法虽能成功合成4-氨基-3-氯苯酚,但产品收率不高且反应条件苛刻,反应过程中易喷料,中间产物易分解变质,4-氨基-3-氯苯酚在纯化过程中易氧化变质,不易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乐伐替尼合成方法的存在的原料有毒性、路线较长、不适应工业化放大生产需求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2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