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膨胀锚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1540.1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希尔厂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F16B1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司昆明;傅永霄 |
地址: | 德国沃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锚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金属构成的膨胀锚固件。这种膨胀锚固件迄今为止具有滑动涂层,以确保尤其是在被撕裂的混凝土中的再膨胀。为了省去相应的制造费用,本发明提出的是:不设置滑动涂层。令人惊讶地发现了:在遵循特定的几何参数的情况下还是会实现可靠的再膨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金属构成的膨胀锚固件,用于锚固在尤其是由混凝土构成的锚固基底中的钻孔中用于紧固物件。
背景技术
由金属构成的用于锚固在钻孔中的膨胀锚固件对于尤其是针对较重的物件的紧固来说长期以来是公知的。除了很多特殊类型以外,螺栓型锚固件(Bolzenanker)和套筒型锚固件(Hülsenanker)是该膨胀锚固件的最常见的基本类型。两者的共同点是,锥形的膨胀体被拉入(einziehen)到膨胀套筒中。在一些情况下,膨胀套筒也移动到膨胀体上。如果紧固在建筑物的受拉区中、例如紧固在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天花板(Geschossdecke)的下侧上,那么必须考虑锚固基底中的延伸通过钻孔的裂缝。在交替负载的情况下,裂缝打开和关闭,或钻孔扩大和变窄。为了使膨胀锚固件在这些条件下、尤其是在钻孔扩大时不会从钻孔中滑出,这样的膨胀锚固件以如下方式设计:其在受负载的情况下可以再膨胀。如果钻孔扩大,那么膨胀体进一步拉入到膨胀套筒中,并且使该膨胀套筒进一步膨胀。为了使这一点也还可以在几年后发生,滑动涂层必须布置在膨胀套筒的内侧和/或膨胀锥形件的外侧。典型地,这种膨胀锚固件因此具有有机漆作为滑动涂层,像这一点例如在文献EP0514342 A1中所描述的那样。所述漆除了滑动功能以外还可以用作腐蚀保护件,其中必要时,附加地施加无机涂层作为腐蚀保护件。替选地,例如由文献EP0874166 A1还公开了:用软管、尤其是收缩软管包绕膨胀体。在下文中,“滑动涂层”也指的是这种软管。施加滑动涂层需要单独的制造步骤,并且在使用几年后也确保足够的层厚需要高的费用用于质量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因此是,以减少的制造费用提供一种膨胀锚固件,该膨胀锚固件还是可用在受拉区中。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金属构成的膨胀锚固件,用于锚固在锚固基底中的钻孔中,以便可以将物件紧固在锚固基底上。“膨胀锚固件”在此尤其并且优选地理解为套筒型锚固件和螺栓型锚固件。锚固基底尤其是实心建筑材料(Vollbaustoff)并且尤其是由混凝土构成。
膨胀锚固件具有带有负载作用器件的杆部(Schaft)。负载作用器件尤其是外螺纹,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内螺纹或钉子形的头部。
此外,膨胀锚固件具有膨胀体。该膨胀体可以是与杆部一体式的(如在螺栓型锚固件中就是这样的情况),或者是单独的部件(如在套筒型锚固件中形式为带有内螺纹的锥形螺母就是这样的情况)。膨胀体锥形地以第一锥形角WS沿着引入方向扩大直至最大的直径D。“引入方向”表示如下方向,膨胀锚固件利用该方向按计划地引入到钻孔中。“锥形地”在此不仅表示严格地在数学上为截锥体形的造型,而是还包括非圆形的横截面和非线性的扩大部。所述角度相应地可以相对于沿着膨胀体的纵轴线变化。“第一锥形角”在此在角度变化时表示锥形的外表面相对于膨胀锚固件的纵轴线的平均的角度。与之相应地,在截锥体形的膨胀体中,所包围出的锥角是第一锥形角的两倍大。
膨胀锚固件的膨胀套筒可以利用膨胀体通过相对移动而膨胀。“相对移动”尤其是表示将膨胀体拉入到膨胀套筒中,其中膨胀套筒按计划基本上相对于周围的钻孔保持位置固定。但膨胀套筒移动到膨胀体上也是可能的,其中膨胀套筒相对于周围的钻孔运动。拉入和移动的组合根据本发明也是可能的。膨胀套筒具有基本上为柱形的基体,并且在其沿着引入方向处于前面的端部上具有凸起(Fortsatz)。凸起尤其是基本上在膨胀套筒的整个周缘上延伸。膨胀套筒在此不需要在整个周缘上是闭合的,而是也可以具有缝隙,所述缝隙在部分或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因此能够实现作为冲压弯曲件来制造,并且/或者用于构造多个膨胀舌形件。优选的是:膨胀套筒通过多个平行于膨胀锚固件的纵轴线的缝隙被划分为部段(Segmente),其中缝隙基本上没有沿着引入方向扩大。基体尤其是具有近似圆形的横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希尔厂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费希尔厂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1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