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仿生功能的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1006.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4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鹤成;俞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禹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1/28;C08L3/02;C08L5/08;C08L89/00;C08K13/06;C08K5/053;C08K3/26;C08K3/22;C08K9/12;C08K3/32;A61L17/10;A61L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功能 聚己内酯 抗菌剂 树脂 母粒 羧甲基纤维素钠 抗菌塑料母粒 纳米抗菌材料 纳米抗菌塑料 术后伤口感染 规模化生产 生物相容性 手术缝合线 碳酸钙 基体材料 丝素蛋白 塑料母粒 发生率 加工性 壳聚糖 排斥性 润滑剂 重量份 生产工艺 淀粉 愈合 应用 伤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功能的纳米抗菌塑料母粒及其应用,该塑料母粒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润滑剂1~10份,抗菌剂1~30份,聚己内酯树脂80~10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0份,碳酸钙1~10份,淀粉1~30份,壳聚糖1~10份,丝素蛋白1~10份。该母粒选用生物相容性高的聚己内酯树脂为基体材料,降低人体排斥性;抗菌剂的加入可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伤口的愈合。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手术缝合线的抗菌塑料母粒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性好及可连续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仿生功能的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性材料。手术缝合线的种类很多,按材料类型可分为天然的、合成的和金属缝合线。由于合成缝合线具有强度大、组织反应小、易消毒等特点,使其成为缝合线的中心。开发新的合成纤维缝合线以及对现有缝合线进行改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抗菌塑料是一类在使用环境中本身对沾污在塑料上的细菌、霉菌、醇母菌、藻类甚至病毒等起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塑料,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来保持自身清洁。目前,抗菌塑料主要通过在普通塑料中添加少量抗菌剂的方法获得。
目前,外科手术术后感染及其引起的并发症在临床上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给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不利因素。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由抗菌塑料制成同时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抗菌手术缝合线。抗菌塑料应用于手术缝合线的研制,将进一步拓宽塑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仿生功能的纳米抗菌材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仿生功能的纳米抗菌材料产品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仿生功能的纳米抗菌材料,该母粒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润滑剂1~10份,抗菌剂1~30份,聚己内酯树脂80~10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0份,碳酸钙1~10份,淀粉1~30份,壳聚糖1~10份,丝素蛋白1~10份。
所述润滑剂为甘油。
所述抗菌剂为含银、锌、铜其中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的无机抗菌剂。
所述聚己内酯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在50℃真空干燥处理24h。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具有仿生功能的纳米抗菌材料用于制备手术缝合线的应用。
本发明选用生物相容性高的聚己内酯树脂为基体材料,降低人体排斥性;抗菌剂的加入可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伤口的愈合。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手术缝合线的抗菌塑料母粒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性好及可连续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用于手术缝合线的抗菌塑料母粒选用生物相容性高的聚己内酯作为基体树脂,降低人体的排斥反应,抗菌剂的加入可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伤口的愈合。
2. 本发明抗菌塑料用于手术缝合线拓宽了塑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
3. 本发明用于手术缝合线的抗菌塑料母粒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无环境污染、可连续性规模化工业生产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子。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禹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未经上海晶禹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1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