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航天部件碳纤维异形件成型3D高温离型气囊的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0448.3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5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钱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航天 部件 碳纤维 异形 成型 高温 气囊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异型件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航空航天部件碳纤维异形件成型3D高温离型气囊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生产碳纤维异型件是要先做内芯膜,使内芯膜成固定形状后再套上气袋进行积层作业和吹气功能,但在内芯膜套上气袋后,气袋的内R角无法到位,也不好积层,而且由于气袋过大导致产品内壁皱折严重,壁厚不均匀,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特别是一些航空航天等部件,这些部件都需要进行高温成型,一般是用砂芯模进行的成型工艺,但砂芯模存在着:制造费用高,而且成型产品后砂芯不易清理,砂芯制品的密实强度不理想等问题,因此,不是理想的成型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纤维异型件成型工艺中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航空航天部件碳纤维异形件成型3D高温离型气囊的成型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航空航天部件碳纤维异形件成型3D高温离型气囊的成型工艺如下:
(1)采用CNC技术制造出由发泡材料制成的产品3D内模,或使用模具制造出由发泡材料制成的产品3D内模;
(2)对由发泡材料制成的产品3D内模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3)调配好3D高温离型气囊硅胶;
(4)将固化液涂抹在产品3D内模表面上,然后将产品3D内模浸泡在调配好的3D高温离型气囊硅胶池内,使调配好的3D高温离型气囊硅胶吸附在产品3D内模的表面上;
(5)待固化后,产品3D内模和3D高温离型气囊形成一体,并且具有一定的固定形状,可以直接用于碳纤维异形件的积层作业和内增压吹气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航空航天部件碳纤维异形件成型3D高温离型气囊的成型工艺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部件和无人机等碳纤维异形件成型用的3D高温离型气囊,使3D高温离型气囊与产品3D内模形成一体,可以直接在3D高温离型气囊上进行预浸料的铺贴,入模加温吹气成型,成型后直接抽取脱模,完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好铺贴、不好脱模、耐不了高温成型和内壁不光滑的问题,可以大大的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率,完全解决了生产航空、航天、汽车部件、无人机等碳纤维异形件的工艺中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航空航天部件碳纤维异形件成型3D高温离型气囊的成型工艺工艺如下:
(1)采用CNC技术制造出由发泡材料制成的产品3D内模,或使用模具制造出由发泡材料制成的产品3D内模;
(2)对由发泡材料制成的产品3D内模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3)调配好3D高温离型气囊硅胶;
(4)将固化液涂抹在产品3D内模表面上,然后将产品3D内模浸泡在调配好的3D高温离型气囊硅胶池内,使调配好的3D高温离型气囊硅胶吸附在产品3D内模的表面上;
(5)待固化后,产品3D内模和3D高温离型气囊形成一体,并且具有一定的固定形状,可以直接用于碳纤维异形件的积层作业和内增压吹气功能。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航空航天部件碳纤维异形件成型3D高温离型气囊的成型工艺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部件和无人机等碳纤维异形件成型用的3D高温离型气囊,使3D高温离型气囊与产品3D内模形成一体,可以直接在3D高温离型气囊上进行预浸料的铺贴,入模加温吹气成型,成型后直接抽取脱模,完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好铺贴、不好脱模、耐不了高温成型和内壁不光滑的问题,可以大大的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率,完全解决了生产航空、航天、汽车部件、无人机等碳纤维异形件的工艺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或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